第章图形系统综述.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图形学
主讲:潘华伟
Email:hw_pan@163.com
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第二章 计算机图形系统综述
• 内容:
– 1、视频显示设备
–2、输入设备
– 3、硬拷贝(输出)设备
–4、图形软件
–5、图形系统标准
1、视频显示设备
• 阴极射线管
• 彩色阴极射线管
• 随机扫描显示系统
• 光栅扫描系统
1.1 阴极射线管(CRT)
阴极射线管(CRT- Cathode Ray Tube)
– 组成:包括电子枪、加速结构、聚焦系统、
偏转系统、荧光屏
– 工作原理
•电子束由电子枪发出,经过聚焦系统、加速
系统和磁偏转系统就会到达荧光屏的特定位
置。由于荧光物质在高速电子的轰击下会发
生电子跃迁,即电子吸收到能量从低能态变
为高能态。由于高能态很不稳定,在很短的
时间内荧光物质的电子会从高能态重新回到
低能态,这时将发出荧光,屏幕上的那一点
就会亮了。
– 要保持显示一幅稳定的画面,必须不断地发
射电子束
– 刷新频率
• 刷新一次是指电子束从上到下扫描一次的
过程
• 刷新频率高到一定值后,图象才能稳定显
示
电子枪
• 电灯丝,阴极和控制栅组成。
• 阴极:由灯丝加热发出电子束,
• 控制栅:加上负电压后,能够控制通过其中小
孔的带负电的电子束的强弱。通过调节负电压
高低来控制电子数量,即控制荧光屏上相应点
的亮度。
聚焦系统
保证电子束在轰击屏
幕时,汇聚成很细的
点。
加速电极
加正的高压电(几万伏),
使电子束高速运动。
偏转系统
• 控制电子束,采用静电场或磁场,产生偏转。
• 电子束要到达屏幕的边缘时,所需的偏转角度
增大。到达屏幕最边缘的偏转角度被称为最大
偏转角
• 最大偏转角是衡量系统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标,
显示器长短与此有关
• CRT显示器屏幕越大整个显象管就越长
荧光屏
• 荧光物质:当它被电子轰击时发出亮光
• 持续发光时间:电子束离开某点后,该点的
亮度值衰减到初始值1/10所需的时间
• 刷新(Refresh):为了让荧光物质保持一个稳
定的亮度值
• 刷新频率:每秒钟重绘屏幕的次数
某种CRT产生稳定图像所需要的最小刷新频率
=1秒/荧光物质的持续发光时间
(例如)=1000/40=25Hz
1.2 光栅扫描显示器
• 几种显示方式
– 随机扫描的显示系统
– 光栅扫描的显示系统
• 逐行扫描
• 隔行扫描
1.2.1 随机扫描显示器
特点:电子束可随意移动,只扫描荧屏上
要显示的部分。
逻辑部件:刷新存储器( Refreshing
Buffer), 视 频 处 理 器 ( DPU:Display
Processing Unit)和CRT
工作原理
应用程序发出绘图命令,解析成显示处理
器可接受命令格式,存放在刷新存储器中。刷
新存储器中所有的绘图命令组成一个显示文件,
由显示处理器负责解释执行(刷新),再驱动电
子枪在屏幕上绘图。
修改图形,实际是修改显示文件中的某些
绘图命令。
1.2.2 光栅扫描显示系统
– 特点:光栅扫描
– 扫描线
– 水平回扫期
– 垂直回扫期
– 帧
几个概念
几个概念
• 行频、帧频
水平扫描频率为行频。
垂直扫描频率为帧频。
• 隔行扫描、逐行扫描
隔行扫描方式是先扫奇数行扫描线,再扫数
偶行扫描线。
• 像素(Pixel:Picture Cell):
构成屏幕(图像)的最小元素整个屏幕被
扫描线分成 n 行,每行有 m 个点,每个点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