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用法与用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药物用法与用量 一、用药途径及特点 全身给药 局部用药 全身用药 口服法 常用、安全、方便 注射法 起效快,要求高。分为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 舌下给药法 避免首过消除 吸入法 治疗呼吸道疾病 直肠粘膜给药 直肠栓可减少不良反应 局部给药 要求在皮肤及粘膜发挥作用 皮肤外用药 滴眼剂 滴鼻剂 眼膏 二、药品用量 剂量的意义 不同剂量的药物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一定 范围内,剂量越大,药物浓度越大,作用越 强。 老年人剂量 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对药物消除能力下降,如 提高多次给药的稳态血药浓度,疗效与不良 反应均增加,一般60岁以上老年人可用成人 剂量的3/4。 小儿剂量 小儿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及学龄儿童,小儿 剂量有多种计算法,如体重、年龄、体表面 积等。 小儿剂量计算方法 按年龄计算 按体重计算 1、正常儿童体重推算法 1~6月儿童体重(g)=3000g+月龄*600 7~12月儿童体重(g)=3000g+月龄*500 1岁以上儿童体重(Kg)=年龄*2+8 2、儿童剂量=剂量/kg*体重(kg) 按年龄与体重计算法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2*儿童体重(kg)*0.01 按体表面积计算法 1、体重30kg以下儿童BSA=0.035(m2/kg)+0.1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某体重小儿BSA/1.7 2、体重30kg以上儿童BSA,按上法体重每增加 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计算。 用药注意事项 根据疾病选定药物后,考虑合适的途径、 剂量、方法与疗程。 重视患者个体差异,实行个体化给药 用药时间,预防用药时间选择 按规定疗程用药,抗生素应用疗程 合并用药时,注意调整剂量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