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件II3wa.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二氧化碳激光器; CO2激光器的输出特性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输出功率或能量相当大,能量转换效率高。
CO2 激光器连续输出功率可达数百KW,是所有激光器中连续输出功率最高的器件;脉冲输出能量可达数十KJ;脉宽可压缩到ns量级;脉冲功率密度可达TW量级。
(2) 输出波长分布在9~18μm波段,已观察到的激光谱线200多条。
其中,9~11μm红外波段中最重要的输出波长10.6μm,处于大气传输的窗口,有利于激光测距、激光制导、大气通信等方面的应用,且该波长对人眼安全。
CO2 激光器于1964年问世。
;CO2激光器的优点;CO2激光器的应用;CO2激光器的激励方式;直流激励;为了改善CO2 激光器的性能,克服直流激励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交流高频放电CO2 激光器技术。高频放电频率通常在几十~几百kHz,其电路可采用晶体管和高频变压器组成逆变开关电源。
实验表明,采用高频放电激励提高了放电的稳定性,在没有任何匹配措施,也没有加任何镇流电阻的情况下,获得了大面积均匀稳定的辉光放电。而全晶体管化的电源减小了体积,意味着这种放电激励技术具有提高输出功率的潜力,从而为CO2 激光器的小型化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射频激励;Output power 1 - 6 kW;谐振腔;射频电源;射频CO2激光器原理 ;微波放电激励;小结;(一)CO2 分子的能级结构及振-转跃迁
A) CO2分子的能级结构
分子的总能量包括四部分:
①电子绕核运动的能量;
②分子中原子的振动能量;
③分子的转动能量;
④平动能量。
除平动能量外,前三种运动的能量都是量子化的。相邻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及转动能级间能量差的比例约为104:102:1。; (1)对称振动。
CO2 分子中的2个原子沿分子轴同时朝向或同时背向碳原子振动,碳原子保持不动。
(2)形变(弯曲)振动。
CO2 分子的3个原子不是沿分子轴振动,而是垂直于分子轴振动,且碳原子的振动方向与2个氧原子相反。
(3) 反对称振动。
CO2 分子的3个原子沿分子轴振动,其中,碳原子的振动方向与2个氧原子相反。
; 在一级近似下,CO2 分子上述三种振动方式相互独立,其振动能量为三种振动方式的能量之和??
用4个对应的量子数标记其振动能级,标记符号为(v1 v2l v3 )。VI 分别代表其对称、形变及反对称的主量子数;而 l 代表形变时,其投影是角动量守恒的且量子化的,用量子数l表示,l=v2,v2-2,v2-4,…,1或0。;CO2 分子可能产生的跃迁谱线有很多条,其中强度最强和最具价值的是10.6μm谱线(对应于00 0 1→10 0 0能级的跃迁)和9.6μm谱线(对应于0001→ 0200能级的跃迁)。上述两条谱线的跃迁过程表明,CO2 分子的能级结构属四能级系统。表3.4给出了与CO2 分子10.6μm谱线跃迁有关的振动能级寿命。 ;B)CO2能级激发
1)直接电子碰撞
电子与基态CO2碰撞,将其激发到激光上能级。
CO2(0000)+e-CO2(0001)+e
2)级联跃迁
电子与基态CO2碰撞,将其激发到激发态000n能级,然后其与基态CO2碰撞将其激发到激光上能级。
CO2(0000)+ CO2(000n) -CO2(0001)+ CO2(000n-1)
3)共振转移
基态N2和电子碰撞跃迁到基态V=1的振动能级,该能级寿命长,属于亚稳态,其与基态CO2发生非弹性碰撞并跃迁激光上能级。; CO2分子0001能级与N2的v=1的能级接近, N2的v=2~4能级与CO2的0002-0004也接近易发生共振转移, 0002-0004的CO2与基态CO2分子碰撞,也可激励到0001
以上三种激发途径,共振转移几率最大,作用最显著。
C) CO2 分子的振—转跃迁
CO2 分子的红外光谱并不是一条单一的振动谱线,而是一条有一定宽度的谱带。这是由于CO2 分子除振动运动外,同时存在转动运动。在其影响下,CO2分子的振动能级将分裂为一系列转动子能级。根据分子光谱理论,分子振动能级之间的跃迁必然伴随着转动子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带状光谱。;振-转跃迁的选择定则:
对于振动能级: Δv=0,±1
对于转动子能级:ΔJ=0,±1
对转动子能级间的跃迁,选择定则规定:
ΔJ=+1,称为R支,记为R(J)
ΔJ=-1,称为P支,记为P(J)
ΔJ=0,称为Q支。因为CO2分子的对称性质,谱带中心没有该支谱线,即不存在Q支跃迁。;CO2 分子00 0 1→020 0的振-转跃迁中能形成一百多条荧光谱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