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复习第八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命题点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政策的四次调整 使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 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 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 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950-1952年,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 影响 时间及内容 使农民从此走上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53-1956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农业 合作化 影响 时间及内容 使“左”倾错误泛滥开来,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 1958年开始,盲目扩大公有化规模和程度 人民公社 化运动 影响 时间及内容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978年开始,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变革生产经营方式,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家庭联产 承包 责任制 影响 时间及内容 启示:(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 (2)党和政府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调整和完善农村经济政策。 (3)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 ?农业部部长韩长斌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农村 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就像一个‘三 部曲’。”其中的“第一部曲”是( ) A.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B.废除地主剥削制度,土地归农民所有 C.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 D.建立乡镇企业,为农村的发展开辟新路 C 命题点二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邓小平 毛泽东 孙中山 领导 人物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新中国成立和三大改造(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标志性 事件 第三次 第二次 第一次 邓小平理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毛泽东思想(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三民主义 指导 思想 第三次 第二次 第一次 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前者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后者使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推翻了清朝统 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历史 意义 第三次 第二次 第一次 ?(2019·原创题)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70年来,中国人民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 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 是指( ) A.辛亥革命;新中国诞生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D.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 B ?(2019·原创题)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回顾历史,近代上海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上海又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下列关于上海两次开放表述正确的是( ) ①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②两次开放都丧失关税主动权 ③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 ④两次开放都增强了综合国力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 题组 改革开放 史料一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 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 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 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1978年,这个举 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创举。 史料二 1991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开发浦东, 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 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 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