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机械效率(二)作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三物理 机械效率(二) 作业 2012-09-07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设计:高 军 试 做:何晓峰
1.某机械的机械效率为60%,表示该机械做功时, 功在 功中所占的比例为40%.使用任何机械时,机械效率总是小于 。
2.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用不同的滑轮组匀速提起相同的钩码,已知每只滑轮重相同且约为钩码重的1/10,则动力较小的是_________滑轮组;机械效率较高的是____________滑轮组。?
4.斜坡长10m,顶端与底端的竖直高度为6m,当小莉沿着斜坡用F=100N的推力把一质量为10 kg的货箱从斜坡底端缓慢地推到斜坡顶端的过程中,她对货厢做的功为_____J,货厢上升过程中克服斜坡的摩擦力做的功是_________J。(g取10N/kg)
5.小雪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她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雪是怎样组装滑轮组的,请你帮他画出。
(2)实验原理是 。
(3)小雪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____________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的大小,与其他被测物理量一起记入下表:
实验
次数
钩码重
G /N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1
1
0.1
0.5
2
3
0.2
1.2
(4)请你帮小雪填写表中空格。
(5)实验中什么工具可以不用? ,这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应为 。(用所测量的字母表示)
(6)若提升钩码的高度增加,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通过此实验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 ;若提升2 N的钩码,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范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和小华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老师提出:如果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呢?大家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猜想,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猜想1 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2 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
猜想3 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和被提升的钩码重都有关;
猜想4 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小明和小华分别根据各自的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表。
(1)请帮助小华完成表中的一项计算;
小明的实验记录
小明的实验记录
提升速度
情况
钩码重
G/N
绳端拉力
F/N
机械效率
较小提升速度
10
4.2
79.4%
较大提升速度
10
4.2
79.4%
探究结果
提升速度
情况
钩码重
G/N
绳端拉力
F/N
机械效率
大致相同的
提升速度
10
4.2
79.4%
15
6.0
探究结果
(2)请根据他俩的实验记录,分别在表中写出探究结果。
(3)归纳他俩的实验探究,你所得的结论是:
7.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_______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
钩码悬挂点
钩码总重G/N
钩码移动距离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A点
1.5
0.10
0.7
0.30
71.4
2
B点
2.0
0.15
1.2
0.30
83.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