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木工程专测量学A实习教学大纲.doc

发布:2017-03-26约3.11万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A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习时间 第4学期,2周 。 二、实习地点 秦皇岛市。 三、实习的目的 该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特点为实践性较强,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系统化,为学生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条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加强劳动观念和集体主义思想。因此该教学实习对上述专业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实习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 1. 每一实习小组由8—9名学生组成,指定组长、副组长各一人,负责该组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2. 每小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下列任务: (1)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① 导线测量的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 ② 水准测量的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 ③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比例尺1:500,面积为200米X250米的地形图一幅。 (2) 道路纵、横断面图测绘(道桥方向) ① 道路中线测量; ② 道路纵、横断面水准测量; ③ 纵、横断面图的绘制。 (3) 按设计要求进行建筑物轴线测设及龙门桩和龙门板设置(建筑工程方向) (二)实习方式 1.实习动员 由主讲教师做实习动员,布置实习内容和精度要求,实习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2.实地测量 学生应按照实习要求,在校园外进行实地测量。完成实习内容中规定的实习任务。 3.组织参观 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测量理论给测量学带来新的变化,教师应将有关新的测量仪器和理论介绍给学生,在实习期间组织学生参观GPS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等现代测量仪器,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实习总结 在实习期间,学生要及时总结实习中的收获和所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和教师进行沟通,使问题得到解决。 5.实习的时间安排 实习应安排在理论课和实验课学完的基础上进行。一般应安排在春季学期末或秋季学期初。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测量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根据教学计划,实习时间安排2周(10天),具体时间分配如下表: 实习内容 时间安排 备注 实习动员、布置任务、领仪器、踏勘选点 0.5天 导线测量外业及内业计算 2(3)天 (建筑工程方向) 坐标格网绘制、展绘控制点 0.5天 碎部测量外业及内业工作 2(4)天 (建筑工程方向) 民用建筑物轴线测设及龙门桩和龙门板设置 1天 建筑工程方向 道路中线测量 2天 道桥方向 道路纵、横断面水准测量 0.5天 道桥方向 纵、横断面图的绘制 1天 道桥方向 成果整理、归还仪器、考核 0.5天 (三) 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要求 实习结束后,学生应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总结,写出书面报告。 五、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 任课教师对生产实习的效果承担主要责任。任课教师中,应指定带队教师,一般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在实习之前,安排好全部实习时间及内容,及时检查督促学生进行实习,提出问题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 六、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实习考核时,学生随机选择答题卡,由指导教师对学生口试。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态度、实习中的主要工作、实习报告的质量和口试回答问题的情况,确定考核成绩(按优、良、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两次以上点名未到者,不允许参加口试,成绩按不及格记处理。 制定人:茹洪忠 审定人:周洪彬 批准者:杜国君 2005 年 5月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习时间 第5学期,1周;一般安排在暑假进行。 二、实习地点 秦皇岛郊区。 三、实习的目的 工程地质实习是工程地质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地质实习能直观地反映课堂所讲的内容,使学生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工程上的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了解、掌握地层年代和岩性特征; (4)掌握断层的类型及野外识别特征; (5)掌握褶皱的野外识别; (6)熟练地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学会岩层产状三要素的测定; (7)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