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宁夏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题及答案[1].doc

发布:2024-06-19约8.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卷第=page88页,总=sectionpages99页

宁夏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巴赫宣布,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的城市是()

A索契

B北京

C大阪

D多伦多

?

2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

A和平奖

B化学奖

C物理学奖

D生理学或医学奖

?

3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了国法可依的重要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暴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4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说明国家安全()

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保证

②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③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根本保障

④关系到国家的兴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2016年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

①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渐完善和发展

②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③不利于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④可以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2015年9月13日,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颁布,这()

①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②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③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④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倡导创立了金砖银行和亚投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非务实合作等一系列国际重大事务,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B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C我国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D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

82015年6月1日,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全面部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从各方面出台了很多实招,力争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这说明()

①我国坚持科教兴国的发展

②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③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④有利于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区代表向大会提交8件议案42件建议,涵盖了工业交通民生改善生态环保扶贫开发,每件都凝聚着代表们的心血和智慧。这体现了代表()

①权力大能力强,不受人民监督

②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

③代表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

④关注民生反映民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

A建立自治机关

B使用民族语言

C培养民族干部

D发展民族文化

二分析题(共29分)

?

11观察漫画《倒卖》,运用法律知识回答。

漫画中某企业的行为侵害了公民的哪项权利?公民应如何保护好这项权利?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是关键

??????当前我国虽然在航天高铁核电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中国制造遍及世界,但制造业总体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方面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实施《中国制造二0二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1)材料反映出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请你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献计献策。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精准扶贫,全面小康??????材料一:2015年省级行政区GDP排行榜

地区

排名

GDP全年总量

经济增长速度

广东

1

7.28万亿元

8%

江苏

2

7.06万亿元

8.5%

山东

3

6.30万亿元

8%

宁夏

32

2900亿元

8%

材料二:从1982年到2015年,宁夏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90万人次,成果显著。但目前仍有9个重点贫困市县区,58万贫困人口生活在干旱缺水生态脆弱交通不便的地方,扶贫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在精准扶贫上下更大功夫。为此宁夏统筹实施“调水移民产业劳务生态”扶贫,坚持补齐短板,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实施交通水利电力危窑危房改造等脱贫行动计划,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力争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