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钛酸钡制备方法研究新进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纳米钛酸钡制备方法研究新进展
1 1,2
邓兆 ,戴英
1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
2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
E-mail :daiying@
摘 要: 钛酸钡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等优异的性能,广泛地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
器、热敏电阻、光电器件等电子元件,是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陶瓷材料之一。随着电子
工业的发展,对陶瓷电子元件提出了高精度、高可靠性、小型化的要求,其关键之一就是要
实现粉末原料的超细、高纯和粒径分布均匀,因而对传统的钛酸钡粉体的制备提出了新的要
求。制备超细,高纯和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BaTiO3粉体的制备成为了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研
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制备BaTiO 粉体的主要方法和最新进展,对BaTiO 纳
3 3
米粉体的制备工作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钛酸钡,制备方法,粉体
中图分类号:TQ174
1. 引 言
钛酸钡(BaTiO )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具有ABO 型钙钛矿晶体结构的典型铁电体,它具有
3 3
高介电常数、低的介质损耗及铁电、压电和正温度系数效应等优异的电学性能,被广泛应用
于制备高介陶瓷电容器、多层陶瓷电容器、PTC热敏电阻、动态随机存储器、谐振器、超声
探测器、温控传感器等,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
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陶瓷元件提出了高精度、高可靠性、小型化的要求。
为了制造高质量的陶瓷元件,关键之一就是要实现粉末原料的超细、高纯和粒径分布均匀。
研究可以制备粒径可控,粒径分布窄及分散性好的钛酸钡粉体材料的方法且能够大量生产成
为了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国际上制备BaTiO3粉体的主要方法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
结合课题组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对BaTiO3纳米粉体的制备工作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目前BaTiO3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笔者认为:单单从方法上对各种制备手段进
行分类综述还不能很好的显现目前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劣,多种方法中可能应用到的原料类
似,鉴于用于制备BaTiO3 的原料种类并不多,为了更加鲜明的比较出各种方法的特点,本文
中将结合反应原料和常规制备方法对最近几年纳米BaTiO3制备的文献进行分类综述。
2. 各种制备方法
2.1 固相合成法
固相合成法是制备BaTiO 粉体最传统的方法,此方法合成的BaTiO 粉体存在化学组分
3 3
不均匀,颗粒较粗,粒径分布范围广等缺点,但是近几年来对于固相法的研究依然在延续。
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的资助。
- 1 -
[1]
Buscaglia, M. T. ,等 研究了用BaCO 和TiO 为原料固相法合成BaTiO ,试图从原料上解决
3 2 3
固相法合成颗粒粗,粒径分布范围广的问题。他们使用的TiO2原料粒径为 70nm,三种BaCO3
原料粒径分别是 650nm、140nm和 50nm,研究结果表明,BaTiO 产物的粒径分布明显受到
3
原料BaCO 粒径的影响,用 50nm粒径的BaCO 为原料时得到的BaTiO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