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 北京高等学校试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从目前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状况出发,结合财经、管理等财经和管理类专业的计算机应用特点,并考虑到社会对财经、管理等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普遍要求。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计算机应用及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讲授特点 本课程的讲授,在计算机操作方面突破了传统的零起点模式。那些中学生普遍掌握了的计算机操作方法、技巧,不再作为讲授的重点。但也考虑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在课件制作中,将所有的知识系统地进行介绍,一些重要的操作,均配以操作演示,希望通过自己对课件的学习,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快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本课程讲授的特点 加强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比如,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重点放在 Office 高级应用和综合应用上边。如Word字处理软件,强调了综合应用,为学生今后的文字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强调了Excel在财经方面的应用。 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原则。力图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社会不同要求的适应性。 对学生的要求 认真学习,积极动手,多上机实践,主动交流。 上课认真听讲,独立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课下找机会上机实践,完成课内上机不能完成的作业,上网时,多关心一些计算机发展和应用方面的知识。 学会使用软件的帮助系统,遇到问题,主动寻求答案 参考资料 计算机文化 (美)June Jamrich Parsons Dan Oja 著 田丽韫、龚波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 Microsoft Word 2000教程 微软公司 Microsoft Excel 2000教程 微软公司 新浪网的学园 主要内容 第1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2章 Windows操作系统 第3章 Word字处理软件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第5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1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 1.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2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编码 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4 微型计算机系统构成概述 1.5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1.6 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 1.7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1.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简介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引子: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手指和石头:远古时代 结绳计数: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远古传说里伏羲、黄帝之前 算筹:“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借助算筹作为计算工具,? 成功地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 珠算盘:汉朝有有关珠算的记载,直到明代珠算才取代了算筹 计算尺和机械式计算工具:西方17世纪开始,先后出现了:对数计算尺、加法器、乘法器、提花编织机(纺织)、差分机、手摇式计算机、微分仪等 引子:数字化生存的源头 英国数学家布尔:逻辑代数又称布尔代数,数字计算机的数学基础;1847年被用于他的第一部著作《逻辑的数学分析》之中 美国数学家香农:“信息论之父”,1938年,他22岁时发表《继电器和开关电路的分析》,被认为是通讯历史上最杰出的理论之一 数字计算机之父:——电磁式数字计算机 美国ATT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斯蒂比兹: 1937年11月,装配了 “Model-K”——厨房里的计算机 德国人楚泽(K.Zuse) : 1938年,28岁的楚泽完成了一台可编程数字计算机Z-1——地窖里的计算机 维 纳(L.Wiener)教授:“控制论之父”,1940年指出,现代计算机应该是数字式,由电子元件构成,采用二进制,并在内部储存数据 世界上的第一台数字计算机 时间:1946年2月15日 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 主要人物和单位: 约翰·莫克利 美国陆军弹道研究所 美国陆军阿伯丁弹道实验室 计算机名称:ENIAC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器) 英文名称: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主要指标 占地170M2左右 重量30吨 6000个开关 7000个电阻 10000个电容 18000个电子管 50万条线 耗电140KW 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 ,3/1000秒时间内做完两个10位数乘法 主要用途:弹道计算的数值分析 特点:采用电子线路来执行运算、逻辑运算和储存信息 弱点: 存储容量小 靠外部开关继电器和插线来设置计算机程序,需要大量的人工 电子管多,容易出故障,可靠性差 ENICA是什么样子? ENICA是什么样子? 40年代的程序员在编程 冯?诺依曼(J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