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docx

发布:2024-09-27约8.42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安徽省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以下哪项行为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

A.在图书馆保持安静

B.排队等候公交车

C.在电影院大声接打电话

D.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过马路

2、小明发现班里有些同学喜欢给他人起绰号,并且这些绰号往往带有侮辱性。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A.加入他们一起取笑被起绰号的同学

B.向老师报告并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C.置之不理,认为这很正常

D.自己也尝试给那些人起更难听的绰号以示报复

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

A.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B.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C.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D.以上都不对

4、以下关于法律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是由道德制定的

B.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法律是道德的延伸

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体现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自由原则

B.平等原则

C.公正原则

D.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遵守宪法法律

C.参加选举投票

D.尊重社会公德

7、以下哪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A.在网上散布谣言

B.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C.在考试中抄袭他人答案

D.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8、以下关于法律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是道德的体现

D.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9、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以下哪一项最能体现个人对家庭的责任?

A.小明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从不让父母担心自己的学习。

B.小红经常帮助邻居老奶奶提东西,关心老人的生活状况。

C.小强在学校里遵守纪律,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D.小华利用课余时间,在家帮助父母做家务,并关心家人的健康状况。

11、以下哪项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B.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公民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D.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

第一题阅读材料: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网络欺凌成为青少年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一些学生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侮辱甚至是威胁,严重影响了他人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生活。为此,学校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如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网络欺凌对受害者可能造成哪些心理影响?

如何帮助受害者应对这些负面影响?

2、-面对网络欺凌现象,作为公民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学校和家庭应该如何配合来预防网络欺凌?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通过立法来防治网络欺凌?

除了法律手段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欺凌事件的发生?

第二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旨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

材料二:小明是一名初二学生,他热爱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但有一次,他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不良信息,产生了模仿的冲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明认识到了不良信息的危害,并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

1、根据材料一,我国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小明在面对不良信息时是如何应对的?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看法。

第三题阅读材料: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展娱乐活动等。然而,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公民在网络空间的行为同样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某校八年级学生围绕“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一主题开展了讨论,并收集了一些案例进行分析。以下是其中两个案例:

案例一:

小明同学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条含有不实信息的帖子,导致多名无辜者受到骚扰。事后,小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受害者道歉,同时也删除了相关帖子。

案例二:

小红同学在直播平台上观看视频时发现有人发布涉及侮辱他人名誉的言论。她立刻向平台举报,并呼吁其他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