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几种离子的鉴别方法.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离子
离子
检验方法
现象
H+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色
Ba2+
加入 H SO (SO 2- 起作用)
产生白色沉淀
2 4 4
Ag+
加入 HCl(Cl- 起作用)
产生白色沉淀
NH +
4
加入 NaOH 溶液加热(OH- 起作用)
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的刺激性气味气体
Cu2+
加入 NaOH 溶液(OH 起作用)
-
有蓝色沉淀生成( Cu2+在溶液中
通常显蓝色)
Fe3+
加入 NaOH 溶液(OH 起作用)
-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Fe3+在溶液
中通常显黄色)
OH-
滴入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色
SO 2-
4
加入 Ba(NO ) 溶液和稀硝酸( Ba2+ 起作 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
3 2
用) 硝酸
Cl-
加入 AgNO 溶液和稀硝酸(Ag+ 起作用)
3
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
硝酸
CO 2-
3
加入盐酸,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
灰水(H+ 起作用)
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
知识要点: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混合物的分离:
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 和 Na SO 的混合物。
4 2 4
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
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 和 KNO 的混合物。
3
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 和NaCl 的混合物。可将混合
2
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CO 溶液,得到BaCO 和NaCl 溶液。BaCl + Na CO =BaCO ↓+2NaCl。
2 3 3 2 2 3 3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 BaCl2 溶液,CO2 逸出。BaCO3+2HCl
=BaCl2+H2O+CO2↑。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2 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 BaCl2 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 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 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 NaCl 或 KNO 。我们只要把 NaCl 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 NaCl 溶液,另一瓶则溶液.
3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和 OH-: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Cl-:AgNO 溶液和稀HNO ——有白色沉淀。
3 3
SO 2-:BaCl 溶液和稀HNO ——有白色沉淀。
4 2 3
CO 2-:稀HCl 和石灰水——有CO ↑。
3 2
NH +:强碱溶液(NaOH)——有NH ↑。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 3
(2)特征离子关系图
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 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 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 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 溶液不能用AgNO3 溶液。
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① 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 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③ 一种试剂的鉴别:
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Ba(OH)2 溶液或NaOH 溶液做鉴别试剂。
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 不同试剂的鉴别:
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