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废纸回收再造纸的技术》-毕业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废纸回收再造纸的技术。因为本人主要在玖龙纸业地龙生产厂PM29,PM30号机制浆、网、压部实习,所以论文着重介绍了造纸技术、制浆、网压、部设备工作原理及设备的维护。
关键词:造纸技术、打浆、网部、压部、施胶、设备维护
目 录
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意义----------------------------------------------------------3
1.2实习公司简介--------------------------------------------------------4
1.3造纸技术的一般流程 ------------------------------------------------- 5
第二章 制浆原理的分析及设备维护 -------------------------------------- 7
2.1打(磨)浆----------------------------------------------------------7
2.2打浆的基本定义------------------------------------------------------7
2.3影响打浆的因素------------------------------------------------------7
2.4废纸打浆的特性------------------------------------------------------10
第三章非纤维添加物质的应用及设备维护------------------------------------10
3.1添料(调料)的目的--------------------------------------------------10
3.2常用的添料工艺------------------------------------------------------10
3.3施胶----------------------------------------------------------------10
第四章 纸的抄造---------------------------------------------------------12
4.1纸页的成型与脱水-----------------------------------------------------12
4.2 不同纸料的脱水要求与控制--------------------------------------------13
第五章 一些设备的维修---------------------------------------------------20
5.1PM29靴套更换---------------------------------------------------------20
5.3PM30表胶辊更换-------------------------------------------------------24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附录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意义
纸和造纸技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推动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一大贡献。中国造纸技术源远流长,根据《后汉书》上记载,认为造纸法是公元105 年东汉蔡伦发明的,但大量考古新发现证明:早在公元前1-2世纪,西汉时就已经有了纸。从公元4世纪中叶,造纸术开始传入朝鲜和日本,7世纪造纸术也和丝绸、瓷器一样是通过阿拉伯人、波斯人等辗转传入欧洲。欧洲人第一次学会造纸已是公元1150年以后的事了。虽然我国造纸技术已有2000多年历史,但解放前我国造纸工业非常落后。1949年全国机制纸浆产量只有10 . 8万顿,经过6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到1985年,全国机制纸浆及纸板的产量已达到911.15 万顿 ,为1949年的84 .4倍。纸浆产量增长230倍。解放初期,国内纸生产品种只有 30 余种, 2/3 的纸张需要进口。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到1985年中国能够生产 500多个品种的纸张,基本上适应了国内文化出版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生产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它不但生产人民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纸,而且也生产大量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所需的工业用纸。造纸工业与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以及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造纸产品除了人们一般熟知的文化用纸和生活用纸外,还有机械方面用纸;电子工业用纸;化工工业用纸;建筑工业用纸;纺织工业用纸;卫生工业用纸;食品工业用纸;农业和林业生产方面用纸等。每种特殊用纸在不同的国民经济部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