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博物馆重建新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鹰潭博物馆重建新馆工程。
1.1.2 项目建设地点
1.1.3 项目承办单位及概况
项目承办单位:
法人:
1.1.4 项目建设总规模:㎡1.1.5 项目建设总投资:.85万元公共建筑抗震设防烈度8度1.1.9项目建设周期:计划年月开工年月竣工m 7 停车位 120个 8 容积率 0.37 9 密度 14% 备注:本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最终以规划部门对本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后为准。
1.3 项目背景
为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存和再现鹰潭古老独特的风情民俗,中央、省、州的领导和有关部门长期以来对此非常重视,并予以关怀和支持。在中国鹰潭的主要聚居区茂汶鹰潭自治县(今鹰潭)成立了“鹰潭博物馆”,并于一九八八年对外开放。经过近20年的努力, 收藏珍贵历史文物和民族文物近万件。其中对牟托石棺葬的清理发掘,出土了大批精美珍贵的文物,出土文物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之多之广在省内十分罕见,学术界对此有江西的“小三星堆”之称。
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首次在岷江上游发现距今五千五百年的人类居住遗址,同时发掘具有科研价值的标本—彩陶。充分证明了鹰潭和鹰潭的古老和文化底蕴的深厚。
闻名世界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遗迹和遗物,也收藏在鹰潭博物馆,这是鹰潭博物馆坚强的物质基础。鹰潭博物馆馆藏文物曾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展出,还在日本山犁县、美国西雅图艺术博物馆、法国、新加坡等国进行展出。这些都说明鹰潭博物馆及馆藏文物已扬名国内外,是鹰潭博物馆强大内在实力的体现。
在今年“5.12汶川大地震”中,鹰潭博物馆遭到严重破坏,墙体裂缝、倒塌;玻璃、灯具破碎;文件、文物柜倾倒,文物受损。原鹰潭博物馆经有关部门已鉴定为危房,已无法使用。现文物暂存成都博物院,鹰潭博物馆停止一切工作。
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震后鹰潭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做好加强鹰潭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重建工作。
国家文物局的有关领导亲临鹰潭指导重建工作,召开座谈会,已组织编制鹰潭博物馆建设规划大纲及展陈规划大纲。要求明年“5.12”新馆重建工程奠基。
鹰潭和对口援助的山西省领导也非常重视,把鹰潭博物馆重建工作列为鹰潭的重点工程,在山西省援助的21亿元中拿出1亿元给鹰潭博物馆进行建设。据此,鹰潭博物馆委托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鹰潭博物馆重建新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项目编制依据及范围
1.4.1 编制依据
1、鹰潭博物馆重建规划大纲
2、鹰潭博物馆基本陈列大纲
3、“地震受损房屋建筑修复加固通知书”
鹰潭规划建设局茂规建修通[2008]55号
4、关于鹰潭博物馆建设地震安评的说明
5、江西鹰潭博物馆灾后重建选址区域考古勘探工作基本情况 6、已开展项目前期环评相关工作的证明 7、《鹰潭年鉴》(2005、2006、2007年)
8、国家标准规范:《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及防护级别的规定》等
9、国内外部分博物馆的资料及全国博物馆统计资料
1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1.4.2 编制范围
根据委托单位的要求,本可行性研究建设条件招投标;性是博物馆集中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地区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场所。
5、新馆的建设规模确定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总投资为15515.85万元。建设规模和投资都是合理的。
1.5.2 建议
1、本项目是全国唯一的鹰潭博物馆,将建成为国家级博物馆和羌文化研究中心,建议馆名改为“中国鹰潭博物馆”。
2、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按基本建设程序安排实施进度,建议找一家工程项目全过程的业主代理单位,技术管理上有保障。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落实建设条件和环保、土地安全等评价意见。
4、鉴于建设的迫切性,建议定向落实一家设计单位,开展初步设计工作,早日开工。
5、新馆建成中心库房,其文物来源问题,建议文物主管部门制定收集保护、开发、研究和利用的政策、原则、办法和规划。
6、尽快落实建设用地范围内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1鹰潭博物馆建筑受“5.12”地震损坏,需要重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鹰潭发生强烈地震,鹰潭博物馆受灾严重:围墙垮塌,外围完全已处于不设防状态;墙体严重倾斜开裂,邻近“龙洞沟”道路一侧的墙体向外倾出,且已大部透光,对过往行人和文物展品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展厅与办公楼出现墙体移位,墙体多处出现“X”形状裂纹,内部天花板脱落,灯具坠落,承重柱断裂,门窗变形,展柜及文件柜倾倒,藏品被甩出,散落,损毁严重;临时文物库房受损严重,安防监控系统被彻底破坏。建筑检查鉴定中等破坏级,需要加固修复。博物馆建筑原设计不符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