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污水沟槽开挖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7-06-17约9.76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路基及排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南湖社区道路(天鹅湖—大沌路)排水工程K0+000~K0+547.735布置一条污水管,分布在道路左侧,属于本次工程施工范围。污水管管径为DN400,埋深3~7.0m,管材为:DN400管径采用高密度聚氯乙稀双壁波纹管(HDPE),本工程地质为淤泥质黏土,杂填土。 一、路基土方开挖及处理 1.1 按图纸设计要求挖至土路床设计标高,余土按业主指定要求弃运。 1.2 根据2015年9月14日业主单位下发关于路基施工图处理要求,将车行道路床处理14m宽下挖1.5m,并将路基非适用土弃运至业主指定弃土场。 1.3 在14m宽路基两侧各挖一条宽1m,深1m排水沟,以利路基排水,待污水管道施工完毕后按业主单位路基处理方案图换填至设计土路床标高。 二.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 →土方开挖 → 污水管道施工 → 沟槽开挖及支护 → 管道基础施工 → 铺设管道 → 检查井施工 → 闭水试验 → → 沟槽回填 2.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施工图,测设管道中心线和污水井中心位置,设立中心桩。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经监理复核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粉划线来控制,在沟槽外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 2.2 土方开挖 按设计图纸要求测量放线,按照1:0.25的坡度放坡,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沟槽的深度,挖出的土离槽口尽量远,堆土高度宜小于1.5m。 2.3 污水管道施工 在土方开挖的梯形沟槽中施打槽钢板桩,打设前,按沟槽两边外侧10cm放出打设线。钢板桩每1米设置4根,沿沟槽两侧布置,板桩材料选用[20a槽钢,按照沟槽深度不同选用不同的长度。根据施工经验,板桩入土深度(T)沟槽深度(H)比值α(α=T/ H),在一般土质条件下,沟槽深度6m以内,α值宜取0.35;5~7m时宜取0.5;7m以上时,沟宜取0.65。板桩排列根据土质和沟槽深度等情况,密排板桩应应紧密,板桩挺直,板桩打拔采用1m3履带式挖掘机配备振动沉桩锤进行施工,板桩的垂直度不能大于露出高度的1.5%。 施打板桩前应查明地下管线或地下构筑物,如有,先将管线外露,采取施工保护措施后再打设,或局部跳空采取其它支护措施。打设时,若出现板桩入土过慢,桩锤回弹过大,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方可继续施打。 2.4 沟槽开挖及支护 沟槽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沟槽深度较大的,采用两台以上挖掘机传递挖土,将开挖土方运离沟槽,对沟槽减少影响。并在沟槽底部两侧设置30*30cm排水明沟,每隔30米设置集水井,以确保沟槽不积水。挖土深度至2m时,应先距地面0.6~0.8m处撑头道支撑。管顶上的一道支撑与管顶净距不应小于20cm,离基础面上20cm处加设一道临时支撑。沟槽挖土与支撑应密切配合,做到随挖随撑。防止槽壁失稳而导致沟槽坍塌。挖掘机挖土时,应采取后退式挖土方法,严禁挖掘机进入未设支撑的区域内。 开挖的土方原则上就地堆置,但堆放高度不超过1.5m,堆置点离坑边距离不小于2m。施工时需计算沟槽边堆土对沟槽壁侧向土压力,以确保沟槽的稳定性。 2.5管道基础施工 按照设计要求,设计采用中粗砂基础,分层回填至基底标高,压实度满足要求。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高程样板的标高。基础的底层土人工挖除,修整槽底,清除淤泥和碎土,如有超挖,应用砾石砂或旧料填实,不得用土回填。 2.6、铺设管道 管道铺设应铺设回填密实的中粗砂基础上,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2.7钢筋砼检查井 1.按照设计要求,设计采用现浇砼底板浇筑,若位于填土层上时,应将其全部挖除,再用级配砾石砂分层夯实回填至基底标高,压实度满足要求。高密度聚氯乙稀双壁波纹管(HDPE)管道基础按照《给水排水标准图集》,管道基础采用中砂或粗砂,碎石粒径为25~38mm,砾石砂的粒径为≤60mm。在土基上铺设厚度为DN/4且不小于50mm但不大于150mm的中粗砂基础,当采用其他颗粒材料作基础时,最大粒径不大于15mm。基础须夯实且表面平整。 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高程样板的标高。基础的底层土人工挖除,修整槽底,清除淤泥和碎土,如有超挖,应用砾石砂或旧料填实,不得用土回填。 2、施工前按设计要求放样,放出井位中心点和浇注位置,并复核基础面高程、平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钢筋工程 (1)进场钢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用于工程的钢筋无结疤,不弯曲和没有其它破损。钢筋保持清洁,无锈蚀、铁屑、氧化皮、油、泥土、油漆、混凝土垢及任何可能影响混凝土与钢筋间结合的其它材料。堆放钢筋的场地上方要遮盖,钢筋放在木板和支墩上,离地净距大于15㎝. (2)保持钢筋保护层的垫块用于现浇混凝土同等强度、颜色和配合比的混凝土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