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五期基坑支护方案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清江家园五期
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
2010年10月
清江家园五期
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
总 工 程 师:
审 核:
项 目 经 理:
技 术 负 责:
设 计 编 写:
2010年10月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第二章 降水井设计方案
一﹑计算参数取值
二、井数确定计算公式
三、降水沉降预测分析
四﹑降水井布置及数量
五、降水井结构设计及施工程序
六﹑降水运转
七、降水监测、维护以及降水对环境影响的防治
第三章 基坑支护设计
一、支护方案的选择
二、护壁安全等级及有效期
三、排桩支护方案设计
四、护壁方案设计
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
一、喷锚施工组织
二、人工挖孔桩施工组织
三、施工组织机构
四、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控制措施
五、确保安全文明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六、确保工期的技术控制措施
第五章 基坑变形观测
一、变形监测设计
二、信息化施工
三、报警及抢险预案设计
PAGE 6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成都市西汇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拟建清江家园五期位于成都市郫县郫筒镇郫温路与观柏路之间。总用地面78660.67m2,规划总建筑面积138139.24m2。有公路通往,交通方便。
拟建场主要由4幢高层住宅楼及1幢商业楼和地下出库组成,总建筑面积208383.64m2。住宅楼为26层,采用剪力墙结构。拟选用筏板基础,以中密卵石层作为持力层,基础埋深8.0m。商铺位于住宅楼之间为4层。地下车库分布于场地绝大部分,均为框架结构。各拟建物工程特征见下表:
建筑物名称
及等级
重要性
等级
层数(层)
总高度
(m)
建筑
面积
地下室
(层)
结构
形式
基础
形式
基础埋
深(m)
基底反力或单柱轴力(kpa)
住宅楼1-4幢
二级
22-26F
60.1-77.5
133784.24
2
剪力墙结构
筏板
基础
8
500
商业房
二级
4
18.9
4355.00
2
框架
结构
独立
基础
8
300
公用建筑
二级
1
5
17013.40
2
框架
结构
独立
基础
8
300
地下建筑面积
二级
53231
框架
结构
独立
基础
8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郫县郫筒镇郫温路与观柏路交汇处,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平原中部岷江左岸Ⅰ级阶地。场地地面平缓,原为耕地,经平整后地面标高567.34~568.24m,平均相对高差<1.0m。
2、地层结构
根据钻探孔揭示,场地地层结构简单,除表层杂填土外,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堆积素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的粉质粘土和卵石土组成,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杂填土
杂色,以建筑垃圾为主,层厚0.5-2.8m,分布于场地地表层,层位不稳定。
素填土(Q4ml)
灰褐色,可塑,以粉土为主,表层含少许砾石、砖瓦碎片及植物根须等。该层在场地内分布不稳定,层厚0.4-2.2m。
粉质粘土(Q4al+pl)
褐黄色,稍湿,稍密,含浸染状氧化物,无光泽,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分布不稳定,层厚0.5-2.4m。
粉细砂(Q4al+pl)
褐黄色,稍密,稍湿,以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及暗色矿物。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分布于卵石层之上,层厚0.3-1.3m。
卵石土(Q4al+pl)
褐黄、深灰等杂色。根据密实程度划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和密实4种状态,湿-饱和。卵石主要成分为花岗岩、石英岩、辉长石、闪长石等,分选性较好,磨圆度种豆得豆,多呈亚圆形,顶部卵石风化较强,其余呈中~若风化。粒径一般为2-8cm。余为中细砂和砾砂充填,约占20~45%。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松散卵石:呈层状或透镜状,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上部及夹于稍密卵石中,充填物以中砂为主,卵石含量50~55%,排列十分混乱,绝大多数不接触,N120锤击数2~4击/10cm。
稍密卵石: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上部及中部,卵石含量55~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N120锤击数4~7击/10cm。
中密卵石: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上部及中部,卵石含量60~70%,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N120锤击数7~10击/10cm。
密实卵石: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下部,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卵石含量大于70%,N120锤击数大于10击/10cm。
3、场地地下水位
场地内存在的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孔隙潜水赋存于砂卵石层中,地下水初见水位一般在卵石层上部。勘察期间因场地附近施工降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2.9-4.1m,相应标高约为564.1-564.44m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2~3m左右。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