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息技术整合课美术学科3篇.docx

发布:2020-08-13约5.5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整合课美术学科3篇 在信息技术和美术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以及传统教学的影响,探索的艰辛和获取成果的乐趣,引发各方面的思考: 1、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不应局限在网上论的阶段,不能单纯成为设计运用的的工具,应该认识到它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促进教与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评价和展示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为美术教学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对技术层面向美术文化方面的转化。 2、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美术教师必须有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图形软件等,同时对美术新课程标准有更深更全更透的掌握。 3、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改变学生由单一向多元学习转变。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老师讲、学生练的单一形式转变为信息学习的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有些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茫,或者沉迷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转移注意力,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因此,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强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4、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要特别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教师应加强学习管理、加强课外辅导,尤其重视传统的纸上功夫,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不可忽视,如中国画传统技法、素描写生、色彩写生、美术创作等等。 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体现了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美术学科性。实现美术整体教学的最优化,必定为教育开拓一片崭新的天地。 一、如何协调信息技术资源与美术课本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堂教学,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它不仅丰富了课堂资源,而且提供了展示、交流资源的平台。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是有限的,信息资源是无限的;课本内容是指定的,信息资源是开放的。如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评述”课《中国民间美术欣赏》,在课本中仅有几幅图,而在网络中却众多信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协调丰富教学内容?搜索、筛选、整理信息,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都显得尤为重要。其次,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学科知识特点,分为四个不同的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不同的美术学习领域就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模式进行整合。 二、如何处理信息技术手段与美术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地方,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也是不言而喻的,但信息技术手段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因为美术学科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人文性质。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讲授、观察、演示、练习、小结等,信息技术整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问题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拓展创新、评价激励。 三、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运用和美术课堂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然而在独特地美术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又如何同美术教学目标实现完美结合呢?美术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创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本身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信息技术运用的不好,则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以上是课程整合教学实践中几点思考。下面谈一下在课堂实践中,总结出一些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优势。 1.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是现代美术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美术本身是一种空间造型视觉艺术,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网络多媒体能够创设出真正的视觉环境,在极短时间内信息技术传输、存储,提取或呈现大量的图像、声音、活动影像信息,达到实用而完美的程度,为审美再现提供新的平台。从而使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所以,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必然性。它是美术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形式。它们的整合将获得一个双赢的结果,既能够达到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收集有关的美术课题信息资源,制作色彩纷呈的教学软件,开展生活活泼的课堂教学,通过声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