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理学分类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肺癌WHO分类 起源: 未分化干细胞—基底细胞 来自不同细胞: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来源于支气管腺体和肺泡上皮 小细胞癌来源于Kulchitsky(K)细胞 病因 吸烟 大气与空气污染 职业因素 基因的改变 病理形态特点 大 体 类 型 中心型 周围型 弥漫型 早期肺癌 中央型:局限于肺内的管内型和管壁浸润型,未浸润至肺组织,无淋巴结转移 周围型:日本肺癌学会将癌块直径<2cm,无淋巴结转移 隐性肺癌 肺内无明显肿块,影像学检查阴性而痰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学证实为支气管粘膜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而无淋巴结转移 1.3 恶性(malignant) 1.3.1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变异型(variants) 1.3.1.1 乳头状(papillary) 1.3.1.2 透明细胞(clear cell) 1.3.1.3 小细胞(small cell) 1.3.1.4 基底细胞样(basaloid) 1.3.2 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变异型(variants) 1.3.2.1 复合性小细胞癌(combined small cell carcinoma) 病理变化: 肉眼 1.肿物多发生于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破坏支气管壁,可突入腔内致狭窄,并浸润周围肺组织; 2.肿物呈灰白或灰黄色; 3.支气管旁肺门淋巴结肿大。 临床特点: 1.居于肺癌首位(占40%左右) 2.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吸烟者(90%病例) 3.多位于肺门(中央型) 4.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晚期胸疼、声音嘶哑,部分病人出现胸水 5.影像学:肺门占位性病变,肺萎陷 2011 年 IASLC /ATS /ERS 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 国际肺癌研究学会( IASLC) 美国胸科学会( ATS) 欧洲呼吸学会( ERS) 新分类废除部分诊断术语或组织学亚型 废除“细支气管肺泡癌” 废除“混合型浸润性腺癌” 废除“透明细胞腺癌”、“印戒细胞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 浸润型肺腺癌 贴壁为主型腺癌( lepidic predominant adenocarcinoma,LPA) 形态学与AIS 和MIA 相似,但至少一个视野下浸润癌成分最大直径≥5 mm,浸润癌的判断标准与MIA 相同,即出现贴壁生长方式以外的组织学类型或者肿瘤细胞浸润肌纤维母细胞间质; 如果肿瘤侵犯血管、淋巴管或胸膜或者出现肿瘤性坏死,则诊断为LPA 新分类中LPA 术语专指贴壁为主型的非黏液腺癌,用以区别浸润性黏液腺癌( 相当于以前的黏液性BAC) Ⅰ期的LPA预后较好,5年无复发率达90%。 浸润性腺癌 贴壁为主型( 以前的非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浸润灶> 5 mm) 腺泡为主型 乳头为主型 微乳头为主型 实性为主型伴黏液产生 浸润性腺癌变型 浸润性黏液腺癌( 以前的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 胶样型 胎儿型( 低度和高度) 肠型 AAH 和AIS 原位腺癌的概念及将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原位腺癌归类为浸润前病变 新分类中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 的诊断与2004 年WHO分类标准相同 AAH 是指肺内小的( < 0.5cm) 、局限性、II型肺泡细胞和( 或) Clara 细胞增生性病变。增生细胞呈圆形、立方形、低柱状或钉样,有轻-中度异型性,核内包涵体常见,细胞间常有空隙、沿肺泡壁生长,有时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壁 原位腺癌( 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 为一类局限的、小的( ≤3 cm) 腺癌,癌细胞呈贴壁生长,无间质、脉管或胸膜浸润,无乳头或微乳头结构,肺泡腔内无癌细胞聚集 MIA 新分类对微浸润性腺癌( 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的标准做了明确规定,MIA 是指一类小的( ≤3 cm)、局限性腺癌,癌细胞以贴壁生长方式为主,任一视野下间质浸润的最大径≤5 mm。 如果存在多处间质浸润,只需测量最大浸润面积的最大直径,而不能将多处浸润灶相加计算 MIA浸润成分的判断指标有:(1) 出现贴壁生长以外的类型,如腺泡状、乳头状、微乳头状或实性类型;(2) 癌细胞浸润肌纤维母细胞间质。如果肿瘤侵犯淋巴管、血管或胸膜;或出现肿瘤性坏死,则不诊断MIA,而直接诊断浸润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