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电热替代集中供热的技术分析2.doc

发布:2017-04-06约4.3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热采暖”全面替代“集中供热”可行性分析 山东省烟台开发区热力总公司 张春海 目前,在国外及国内城市供热行业,基本都采用集中供暖方式。热源大多以电厂蒸汽为主。对于地热丰富的部分国家如北欧等国家有采用地热作为热源。集中供热按系统划分有:直接供暖方式;间接供暖方式;混合供暖三种方式。按室内采暖方式有:散热器采暖及地暖采暖两种方式。集中供暖是相对20世纪“区域锅炉房”分散供热而言。并以集中供暖环保、节能等优点逐渐取代区域锅炉房供暖。现在,集中供暖方式正在国内大、中、小城市得到大面积推广。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间推广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国内供热领域对于旧的供暖系统正在进行“分户改造”“旧管网改造”以及“热计量改造”工作,从而使得集中供热实现运行调试“自控化”,计量收费“热表化”,室内系统“独立化”。 在90年代初集中供热取代锅炉房分散供热是技术更新的必然趋势,是供热技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但是,通过近二十多年集中供热运行经验来看,集中供热也暴露出诸多弊端及问题,这就为供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为一种新型供热技术——“电热采暖”技术的产生提供发展空间与理论基础。下面,着重对现行“集中供热”技术的弊端及问题,结合山东省烟台开发区供热实例进行详细分析,并对新型“电热采暖”技术的优点进行分析与探讨。 集中供热弊端分析 1.集中供热系统前期基础设施投资大,造价高。 一套完整的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室外管网、二级换热站以及用户室内供热设施等几部分。热源作为供热能源的来源,主要以蒸汽锅炉为主。热电联供形式,电厂锅炉作为供热热源,锅炉造价及安装费用一次性投入很大。 以山东省烟台开发区集中供热系统为例。截至2012年为止,开发区集中供热系统共有三套热源。第一、第二热源分别采用热电厂锅炉作为热源,第三热源采用独立130T/H蒸汽锅炉作为热源。三套热源系统一次投资至少上千万元。再看室外管网部分。目前,开发区室外管网部分共包括:二级换热站82个;一级网井室700多个;二级网井室5500多个;全区管网总长度350多千米。(管线总长度:700多千米)。换热站、井室以及室外管网全部工程总造价(包括土建及安装全部费用)大约10亿元左右。室内部分主要包括用户室内全部供热设施(散热器、室内管网、阀门等)。开发区全区供热面积大约800万m2(截至2011年统计数据。包括:公建单位以及居民用户)。折算成居民用户:大约10万户:每户室内热力设施按:3000元计,全区用户室内设施总造价:大约3亿元左右。通过以上总概算:开发区目前供热设施总造价大约10多亿元。(这仅包括全区已建部分初投资造价)。这些供热管网每年还需检修、保养、维护更新以及改造等费用。总之,维护全区庞大供热设施,无论对于政府,还是企业,都是一笔不少开支。 2.集中供热运行耗能较大,热能损失、电耗及水耗都较严重。 集中供热由于采用蒸气作为热能来源,因此在热量输送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热能的损耗。粗略估算,从热源到热用户整个管网输热过程中,一般热损失在5%~10%左右,管网保温较差,管道腐蚀较严重的情况,其热损失比例还要更大。 以烟台开发区热力公司为例。全区800多万平方米采暖面积,每个采暖季(136天)蒸汽总用量在40~50万吨,而所有热损耗包括二级站内损耗、室外井室损耗、管道沿程热损耗以及其他各种跑、冒、滴、漏等,折合成蒸汽至少在1~2万吨。(由于全区每家用户未全部安装热表,上述数值通过计算分析总用热量,每户热耗指标以及安装热表用户的表值数字估算得出。如全区每户都安装热表,其热耗数字则比较精确。) 集中供热电能消耗数字也相当巨大。统计全区近几年运行电耗指标均在:4~6千瓦时/万平方米.小时之间.全区800万平方米采暖面积,一个采暖季总用电量在1000万千瓦时以上.每个采暖季电费消耗也是惊人。 另外,集中供热水耗也十分严重。供热水耗包括:管道跑、冒、滴、漏,用户“用”水,企业“用水”等。全区每个采暖季总水耗也在数万吨。严重采暖季甚至达到几十万吨。消耗水量也是巨大的。 3.集中供热工作复杂,企业与用户之间矛盾较多,企业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 城市供热工作由于用户较多,管辖区域较大,采暖面积较大,县级城市小则百万平方米,省会城市多则上亿平方米,因此给供热管理工作带来相当大难度。比如:用户较多,城市流动人口较复杂,这就给供热收费带来难度;供热区域较广,换热站较多,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混杂,这就给供热运行工作带来难度。管网较长,系统较大,室内系统多种多样,新老系统混杂,这就给管网系统水力、热力工况的调节带来难度。用户较多,区域较广,管线较长,企业维修职工较少,(每个维修工人平均负责几万平方米采暖面积),这就影响供热服务的质量,造成用户对供热服务的不满,形成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