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深基坑排桩支护与开挖监测施工专业技术方案(土钉喷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PAGE 1 -
HYPERLINK /tech/detailprof997230YT.htm 地下室深基坑排桩支护与开挖监测施工方案(土钉喷锚)
HYPERLINK /tech/detailprof997230YT.htm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三章 施工组织计划
第四章 施工工期计划及进度保证措施
第五章 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说明
第六章 人工挖孔桩方法及措施
第七章 边坡支护措施
第八章 脚手架搭设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第九章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及外运
第十章 基坑降排水方案
第十一章 施工监测及应急措施
第十二章 基坑外围回填土相应措施
第十三章 质量保证措施
第十四章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文明施工
第十五章 劳动组织计划和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
一、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下列规范或者技术文件编制: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现场踏勘成果数据,基坑施工参数、基坑四周环境初步取证资料;
3、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图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7、《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1997);
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9、 《现有国家规范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0、《基坑工程手册》;
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12、其它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规程、标准。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总述
1、本工程位于XX省XX县XX镇黄桷树坡地块,其西侧为XX河,东侧为XX大道南段,北侧为规划道路,南侧临规划道路。
2、拟建工程场地地势经削坡整平后较平坦,地面标高介于299.56~303.07m之间;场区原始地貌属剥蚀残丘斜坡拟建建(构)筑物由17号楼(14F/吊2F/-3F),18号楼(21F/吊2F/-3F),19号楼(22F/吊2F/-3F)及地下车库组成,该项目建筑总面积 98317.44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63058.68 m2,地下建筑面积35258.76 m2 。±0.000=314..300,基坑底290.4,周边地面标高300.4~315.4m,基坑开挖深度为10.00~15.00m,基坑开挖面积约12493.19m基坑开挖周长约869m。
3、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基坑西侧壁南段及基坑南侧壁西段土质采用人工挖孔勘岩灌注桩支护结构类型;基坑北侧壁、东侧壁和南侧壁东段岩质基坑采用放坡和挂网锚喷支护结构类型。
二、施工现场及工程地质条件
现场条件
本工程位于XX省XX县XX镇黄桷树坡地块,其西侧为XX河 ,东侧为XX大道南段,北侧为规划道路,南侧临规划道路。拟建工程场地地势经削坡整平后较平坦,地面标高介于299.56~303.07m之间。场区原始地貌属剥蚀残丘斜坡。本工程三通一平已完成,交通运输道路可直通至施工现场,南面出入口设置洗车槽,已具备土方外运和设备材料进场施工的条件,文明施工现场布置条件已基本完善。
2、周边环境条件
基坑北侧为待建规划道路,目前空旷;东侧外约20米为XX大道南段;南侧临已建规划道路;西侧外约20米为XX河。基坑外基本无相邻建筑物,仅南侧临市政道路,周边无地下管网,无滑坡、垮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3、场区地下水情况
拟建场区原始地貌处于剥蚀残丘斜坡地段;根据钻探揭露,场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场区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及地下侧向迳流补给,迳流速度迟缓,主要靠蒸发排泄。勘察期间正值丰水期,测得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2.48~10.89m,相应标高介于290.57~297.70m之间。地下水丰、枯水期年变化幅度为1.0~2.5m。地下水无统一水位。
基岩裂隙水主要富集在裂隙发育带,埋深一般都在8m以下,水量较小。据XX地区以往的钻孔注水(压水)试验资料,强风化砂质泥岩层渗透系数K值介于7.3×10-5~3.1×10-4cm/s,平均值为1.2×10-4cm/s,属中等透水层;中等风化的砂质泥岩层透水率为1.3~8.7lu,属弱透水层;中风化泥质砂岩层透水率为15~27lu,属中等透水层。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可知,XX地区属XX红层贫水区,因此基岩裂隙水不会对场区建筑、施工产生很大影响。
4、地层岩性结构
经钻探揭露和地质调查,场区内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Q4ml)素填土①1、及下伏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砂质泥岩②、泥质砂岩③,其野外主要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Q4ml)
素填土①1:杂色,松散,稍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