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文200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浒传作文200字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林冲、吴用、武松、鲁智深??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豹子头林冲和武二郎武松。
豹子头林冲是个为人正直、武功高强的人。我们学的课文中,有一篇叫《林冲棒打洪教头》,他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洪教头虽然把林冲说的很难堪,但是林冲对洪教头仍然彬彬有礼。
林冲有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如击败祝氏三杰之一的祝龙。消灭了高廉所谓的“神兵”。与呼延灼大战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败。宋江救晁盖不听林冲劝阻,中计失败,林冲断后,拼死救回受伤的晁盖??正是他的这些特点,才使我对林冲这一人物特别喜爱。
武二郎武松是个武功盖世的人。有一次,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很多酒,向冈上走去。太阳快落山时,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休息,一只老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趁猛虎转身的那时,举起棒,虎头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棒打在树枝上。老虎又向武松扑过来,顺势骑在虎背上,用拳头打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到处流血,一动也不动了。武松为民了除害,从此威名远扬。
武二郎武松是个敢作敢当的人。得知自己的哥哥被杀后,为了报仇杀死了西门庆、潘金莲,武松向衙门自首时,连县官都给他减轻了罪行。
篇二:暑假作文:《水浒传》读后感
暑假作文:《水浒传》读后感
读了《水浒传》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罪恶,以及好汉们追求的“忠义”。
这本书大致讲述了:一百零八个好汉因为各种原因上了梁山泊,成为当时朝廷的一大心病,在朝廷几次攻打未果后,接受了招安,并帮助朝廷征辽、平王庆、平田虎、平方腊,最后仅剩二十余人。由于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劳,部分剩下受封赏的好汉被害得丢官或被害死。
作者施耐庵在书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个好汉、四大奸臣以及听信奸臣之言的宋徽宗等形象。本书对于人物的描写得十分生动,感觉有血有肉。好汉们各有不同的性格,语言描写也十分出色。故事的描写也是环环相扣,很自然的引出下文,非常真实。
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莫过于浪子燕青了。他“忠”——对朝廷忠,同其他好汉一同为朝廷平息叛乱;对主人忠,在卢俊义有难时帮助其脱险。他 “义”,对朋友从来都是很好,一直为朋友着想。他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一身本事,无人比得;弩箭从不放空,相扑更是天下第一。黑旋风李逵在梁山上天不怕地不怕,翻了脸宋江也敢骂,唯独怕燕青。他虽是三十六天罡星之末,但十分机智。招安之事,燕青从李师师处入手,才得以见到宋徽宗,如果没有燕青,就没有梁山泊的招安。最终,他同其他好汉为朝廷平息叛乱后,意识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预感跟卢俊义前去受封没有好结果,便独自离去,功成身退。燕青这样的人物,不得不令我佩服。
《水浒传》中,每一回的开头都会有一首诗词,有些讲述了章节的大致内容,有些则写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与想法。第七十九回开头的一首《西江月》: “软弱安身之本,刚强惹祸之胎。无争无竞是贤才,亏我些儿何碍。钝斧锤砖易碎,快刀劈水难开。但看发白齿牙衰,惟有舌根不坏。”这首词说明的道理与老子的一个故事差不多,反映出:柔弱有时能够胜过刚强。
《水浒传》的确是一本十分耐人寻味的好书,故事情节与深刻意义都等着我们去发掘。
篇三:水浒传作文
《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出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人物形象带有理想色彩,同时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与内容相适应,前70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也独具特色。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一些出身下层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当他们一旦造反后,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什么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象李逵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他们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不管金圣叹主观动机如何,这句话却确实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中国历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