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弟三单元心中的秋天.doc

发布:2017-03-14约5.64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单元 壮丽的祖国山河 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会认本单元的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 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如:开、回、出、来、抽出、密密层层、封、严严实实、飞舞、积满等。 .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围绕“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 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本单元时,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在进行单元整体回归时,要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由本组课文生发出去,不要局限于本组课文,感受祖国美好山河。 第二课时 检查学生的背诵积累。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二、再度感悟,体会情感。 三、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四、迁移阅读 篇目:《周夜书所见》(清 查慎行)《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杂诗》(唐 王维) 问题:这些诗带给读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小练笔: 六、拓展活动: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10、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6个生字。会写“精、希、坊”等13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每课五分钟: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二、读通课文,检查预习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四、背诵积累 五、作业:生字组词,写2遍,背诵“放风筝”。 第二课时 检查背诵积累,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三、总结课文。 四、迁移阅读 篇目: 问题: 五、小小练笔: 主题: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