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0005-2007对虾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技术规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150B 51S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 0005-2007对虾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技术规程Guideline of quality and safety technology in shrimp farming2007-12-18 发布2008-03-01实施电u临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 0005—2007前言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渔业产品认证分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恒兴集团对虾养殖试验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表、宋译、刘琪、李卓佳、房金岑、刘巧荣、黄磊、李色东。
SC/T 0005—2007对虾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虾养殖良好操作和对虾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对虾生产单位建立和实施对虾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也适用于评定对虾生产单位的质量安全保证能力。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8无公害食品海水虾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158 无公害食品 淡水虾SC/T0004--2002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SC/T 2002对虾配合饲料SC/T 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SC/T 9103海水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6号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3对虾养殖良好操作要求3.1 总则对虾养殖生产应符合SC/T0004第4章的要求,对对虾养殖过程进行危害分析,提出其潜在危害、潜在缺陷和技术指南。3.2养殖过程危害与缺陷分析及控制技术指南3.2.1场址选择a)潜在危害:土壤中重金属富集和农药残留;水源重金属或化学污染、致病微生物。b)潜在缺陷:水源及水源中水生生物携带致病菌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毒素。c) 技术指南:1)场址应符合GB18407.4的要求。2)水源水质应符合NY5051或NY5052的要求。3)调查场址所在地以往和目前的工农业生产情况,以评估可能存在的污染因素。必要时对土壤中可能存在的污染(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进行检测,如检测结果表明此地不适宜对虾养殖,则应另选场址。4)调查周围土地的溢流和排污情况,避免养殖水体受到污染。5)养殖场应尽可能与居住区隔离,防止人、畜、禽粪便直接排入养殖池中。1
SC/T 0005-20073.2.2养殖设施a)潜在危害:油污污染。b)潜在缺陷:外来生物入侵。c)技术指南:1)定期检查和维护池塘养殖机械,避免出现漏油情况。2)养虾池塘的进水和排水渠道应分开设置,避免进水和排水互相渗透或混合。3)进水口应设过滤装置,可建造沙滤井或沙滤池,也可在进水口设置32孔/cm~40孔/cm(80目~100目)筛网,以避免非养殖动物的幼体及卵进人养殖池塘。4)应配置养殖废水处理设施。3.2.3前期准备清污整池、消毒除害潜在危害:清除非养殖动物和病原体所使用的农药、渔药、水质改良(消毒)物质所造成的化学a)污染;对人体有危害的病原微生物。b)潜在缺陷:非养殖水生动物幼体及卵子;致对虾发病的微生物病原体等。c)技术指南:1)使用前,应对池塘底质进行检测,底质应符合GB18407.4的要求。2)养殖开始之前,养殖池塘需进行清整,清除池中的污物、杂草,使用药物清除杂鱼及鱼卵、杂虾及虾卵、螺等非养殖水生动物,杀灭细菌、寄生虫、病毒等病原体。3)药物的使用必须遵守本标准条的规定。若经过上一茬养殖,收获后必须清除池底淤泥,水泥底、铺塑料薄膜的池塘用高压水泵冲4)洗干净;土池排干水并充分曝晒,保持底质疏松通透,选用合适渔药进行消毒除害。进水与水处理a)潜在危害:随水体进人养殖环境的对人类有危害的病原微生物(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b)潜在缺陷:非养殖水生动物幼体及卵;导致对虾发病的病原微生物。技术指南:c)1)进水前需对水源进行检验,符合要求方可使用。2)进水需经有效过滤以后才进人养殖池塘。3)使用安全的水体消毒药物,消毒药物应符合NY5071第5章的规定。营造良好养殖生态a)潜在危害:寄生虫、微生物病原体和重金属。b)潜在缺陷:优良单细胞藻类(绿藻、硅藻)繁殖不足。c)技术指南:1)合理地往养殖池塘中施放肥料和有益微生物制剂,调控各项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