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下30分钟检测[八]——生物的变异与进化.docx

发布:2017-04-06约7.2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下30分钟检测(八)——生物的变异与进化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隐性致病的突变基因存在于常染色体上比存在于性染色体上较易被保存B.有害的隐性突变基因在纯合状态下比在杂合状态下较易被保存C.对人类有利的突变,在生产条件下比在自然条件下较易被保存D.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的突变比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中的突变较易被保存2.(2013·青岛模拟)下图甲和图乙为基因型AaBb的生物某分裂时期的细胞,图丙为染色体7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条染色单体B.基因突变造成染色体3中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C.基因B、b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发生分离D.图甲所示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3.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片段,成功替代了草履虫的1号和3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了重组草履虫,将重组草履虫放归原生活环境中仍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对于该重组草履虫的认识,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该重组草履虫仍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该重组草履虫的进化方向与原草履虫有所不同C.该重组草履虫的出现增加了草履虫的基因多样性D.该重组草履虫的变异属于人工导致的染色体结构变异4.(2013·汕头模拟)动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黑腹果蝇中Ⅳ号染色体(常染色体)缺失一条能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该染色体上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分别为A、a,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和性别有关B.单体形成的原因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数目发生改变C.杂合长翅果蝇与Ⅳ号染色体单体残翅果蝇交配,后代残翅果蝇概率为1/2D.Ⅳ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为35.基因型为Bb的玉米自交后所结的一个玉米穗上结出700多粒种子(F1),挑选F1植株中的显性个体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进行自交,另一组自由交配,统计两组F2中B的基因频率和Bb的基因型频率,可能的关系是(  )A.B的基因频率相同,Bb的基因型频率相同B.B的基因频率不同,Bb的基因型频率相同C.B的基因频率相同,Bb的基因型频率不同D.B的基因频率不同,Bb的基因型频率不同6.(2013·合肥模拟)基因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分别控制矮秆和抗叶斑病。现有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两个品种(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不同的培育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定向产生新基因aB.⑤和⑦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C.表现型为矮秆、抗叶斑病的植株经④过程后,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所占比例是5/6D.②过程是将优良基因集中于同一生物体上7.农田害虫防治始终是农民比较关注的问题。某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农药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c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间段内,农田中甲虫的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C段表明甲虫种群中抗药基因的频率先降低后升高B.通过分析BC段可推知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C.农药对害虫所起的作用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基因频率D.如果a~d年间都为农药防治期,c年后害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农民更换了农药的种类8.(2012·江苏高考)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9.(2013·石家庄模拟)多倍体鱼类较正常鱼个体大、生长快、抗逆性强。下面是采用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利用二倍体鱼培育多倍体鱼的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由a、b分别受精后发育成的①和②所含染色体组数目相同B.育种过程中可能发生三种可遗传的变异C.秋水仙素阻止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加倍D.①中雌雄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可能不同10.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该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将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表现为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结果如下表:性别野生性状突变性状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雄株M1M2Q雌株N1N2P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的值分别为1、0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的值分别为0、1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