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促发展实践探索与思考.doc

发布:2018-05-24约6.0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促发展实践探索与思考-行政管理 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促发展实践探索与思考 柳晓东 梁遗强 梁修全 (保康县财政局湖北·襄阳) 摘要:在当前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财政收入增量不足的形势下,发挥财政政策这只“手”的作用对象直接、操作实施简单的优势,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让闲置、沉淀的资金不再“躺在账本上”,而是正常流动起来,提高其应有的绩效,不仅是有效缓解县域经济“缺血”问题、保障民生的需要,也是财政改革的突破性选择,更是一级政府依法科学理财驾驭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的体现。本文根据上级安排,结合保康县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实践,对有效路径和解决方法作些探索。 关键词 :财政;存量资金;思考 一、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是保康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保康县作为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县、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以生态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尚处建设阶段,工业以磷化工济为主,一枝独秀处于低迷期,以烟叶、核桃、茶叶、食用菌、蔬菜为主,特色农业税收贡献力度小,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仅89家,财政收入块头小、总量少,作为山区小县,保康县级财力面临着严重不足,要想谋求更大作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支出绩效不失为弥补地方财力缺口的明智选择。 (1)有助于平衡财政的收支。尽管近年来,保康县财政收入连续多年实现快速增长,但相对于全县经济社会各方面对财政资金的需要,财政收支的矛盾还十分突出。努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避免财政资源闲置,对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财政存量资金存在银行,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息,成为各级财政的额外收入。 (2)有助于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财政资金的闲置,总是会引来各有关方面的关注,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巧立名目违规使用,造成资金的挪用和浪费。通过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尽可能压缩资金规模,努力将存量资金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内,可以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同时也有助于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3)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财政资金效益是加快建设公共财政的客观需要。目前,地方在经济建设中,一方面因缺资金短缺向金融部门借贷,同时财政支付高额利息,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又存在财政专户上不能用或不敢用,这些现象是不符合资本流动性原则的,同时也是极大的浪费,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将闲置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去,有助于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有助于倒逼财政体制改革和完善。通过对财政存量资金激活过程中发现在财政资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制度上的不足和漏洞,暴露出体制上的弊端。从而促使政府加大对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力度,财政预算执行的制度建设。如为《新预算法实施条例》制定提供一定的可靠的现实依据,坚持量人为出,量财办事。 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具体实践及思路 盘出存量是手段,把存量资金用到刀刃上,缓解当前“资金荒”,发挥财政资金的应有效益,这才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真正目的。在如何用好用活存量资金上,保康县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预算讲求绩效。积极推进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部门预算编制设定绩效目标,财政部门审核绩效目标,预算经人大批准后,财政部门批复绩效目标。成立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对县直各部门30万元及以上项目支出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定期开展绩效评价,加强资金使用监管。通过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和项目投资评审工作,大幅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2)支出优化结构。坚持集中存量财力办正事,勤俭节约办大事,优结构,论绩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一般性支出,严格规范津补贴,严格公务用车管理,制定基本经费定额标准,集中财力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制定《全县若干民生工程两年行动纲要》,把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着力解决农村“八难”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4年,全县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79.9%。存量资金优先用在保障民生上,用在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上,用在全力支持项目建设上,用在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上。 (3)机制着眼长效。在盘活存量的同时,我们着眼长远,建立机制规范运行,着力减少财政存量资金。一是严格实行资产配置预算管理、项目支出“零基预算”,对以前结转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预算资金,按规定调剂用于本部门、本单位其他项目,确保预算不虚;二是严格执行“二上二下”程序要求,统纳各方意见,确保预算编制不偏;三是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