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持党纯洁性几点思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保持党纯洁性几点思索[摘要]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腐败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就要:开展廉政教育,在思想上对腐败零容忍;构筑“防火墙”,在制度上对腐败零容忍;常念“紧箍咒”,从监管上对腐败零容忍;剜除毒瘤不手软,从惩治上对腐败零容忍。
[关键词]腐败;零容忍;中国共产党;纯洁性
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胡锦涛向全党发出了“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伟大号召。所谓纯洁,按照《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就是纯粹清白,没有污点;没有私心。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其纯洁性和先进性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腐败是指国家的各级各类管理者和管理部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从而违背社会公认的道德、纪律和法律规范,并造成一定社会危害的一种畸形的行为和政治现象。”[1]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权力的异化;核心是以权谋私。腐败是纯洁的反面;也与党的先进性水火不容。腐败侵害人民利益,损害政府形象,扭曲社会发展机制,妨碍社会公平正义,它从来就是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的。“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振聋发聩、言犹在耳。因此,必须对腐败零容忍,坚决维护和保持党的纯洁性。
一、开展廉政教育,在思想上对腐败零容忍,保持党的纯洁性
事实证明,腐败分子在堕落以前往往首先是思想认识出了问题。比如一些干部信奉“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千里去做官,为的吃和穿”;有人笑廉不笑贪,觉得干部清廉是“傻帽”,能受贿而又不被查出才叫“有本事”;等等。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从教育抓起”。经验表明:每个人面对腐败都没有也不可能有天然的免疫力,我们无时不刻都在经受着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那么,怎样提高免疫力呢?笔者以为:
一要学习制度法规。近些年来,中央陆续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十几个制度法规,保证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序进行。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和模范遵守《廉政准则》等制度法规,时刻把52个“不准”当做52个“雷区”、52条“高压线”、52盏“红灯”,切莫触碰。
二要创新教育方法。廉政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是“看、听、算、查、宣、练、谈”的“七字醒脑法”。[2]“看”,就是看望贫困家庭;观看《生死抉择》、《任长霞》和《杨善洲》等教育片,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感悟来之不易的岗位和幸福生活。“听”,就是听专家学者和纪委的同志做《廉政准则》等的专题报告;听监狱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启迪人生思考。“算”,就是结合典型案例,帮助党员干部算好人生帐,常思贪欲之害。“查”,就是在换届选举、干部调整、逢年过节等节点时候,强化监督检查,避免不纯洁问题发生。“宣”,就是组织党员干部宣誓“廉政誓词”,并签名承诺。“练”,就是让党员干部进军营、警营,开展军事训练,砥砺意志品质。“谈”,就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提醒在先,警示前移,防止告知滞后,不教而诛问题的发生。
三要建设廉政文化。“廉政文化是指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生活风尚为一体,反映人们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的一种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3]开展“廉政书刊大家读”活动;召开廉政文化座谈会、形势报告会、廉政建设大讲坛;运用网络、电子屏幕、书画展等传播廉政知识;开发利用咸安汀泗桥北伐战争纪念馆和通山闯王陵等省级、国家级反腐倡廉警示基地;以本地历史廉政名人如:石崇、石瑛、钱亦石、钱瑛等等来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使廉政文化滋润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家庭。
二、构筑“防火墙”,在制度上对腐败零容忍,保持党的纯洁性
邓小平曾说,制度问题更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很多腐败现象与制度、体制、机制漏洞有关。比如某些领域还有制度空缺,无章可循;某些环节虽有制度,但远落后于形势;有些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因此,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须臾不能懈怠。
首先,更新制度设计理念。英国哲学家休谟提出著名的“无赖原则”[4]:虽然官吏不可能个个都是无赖,但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必须把一切官吏都假设成无赖,用制度来确保“无赖”为公众服务、服好务。无独有偶,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指出:对人的假设是制度设计的关键。从好人的假设出发,必然设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