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实验报告实验7.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七、地形分析
-----TIN及DEM的生成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TIN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
熟练掌握ArcGIS中建立DEM、TIN的技术方法。
掌握根据DEM或TIN 计算坡度、坡向的方法。
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 TIN 及DEM 生成
(1)由高程点、等高线矢量数据生成TIN转为DEM
新建一个地图文档,添加矢量数据:Elevpt_Clip、Elev_Clip、Boundary、Erhai
激活“3D Analyst”扩展模块(执行菜单命令 [工具][扩展],右键打开[3D分析] 工具栏
执行工具栏[3D分析]中的菜单命令[3D分析][创建/修改TIN][从要素生成TIN];
在对话框[从要素生成TIN中]中定义每个图层的数据使用方式;
确定生成文件的名称及其路径,生成新的图层tin,在TOC(内容列表)中关闭除[TIN]和[Erhai]之外的其它图层的显示,设置TIN的图层(符号)
执行工具栏[3D分析]中的命令[转换][TIN转换到栅格],指定相关参数:属性:[高程],像素大小:[50],输出栅格的位置和名称: [TinGrid]
(2)TIN的显示及应用
在上一步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关闭除[TIN]之外的所有图层的显示,编辑图层[tin]的属性。
在 [添加渲染] 对话框中,将 [所有边用同一符号进行渲染] 和 [ 所有点用同一符号进行渲染 ] 这两项添加到TIN的显示列表中,将TIN图层局部放大,认真理解TIN的存储模式及显示方式
TIN 转换为 坡度多边形: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图层 [tin],参考上一步操作,将 [面坡度用颜色梯度表进行渲染] 和 [面坡向用颜色梯度进行渲染] 这两项添加到TIN的显示列表中,在上面的对话框中,选中Slope,点击 [分类] 按钮,在下面的对框中,将[类] 指定为 5,然后在 [间隔值] 列表中输入间隔值: [ 8, 15,25, 35, 90] 。
点击两次 [确定] 后关闭图层属性对话框,图层[ tin ] 将根据指定的渲染方式进行渲染
执行[3D分析]工具栏中的命令[转换][TIN转换到矢量],指定各参数
得到多边形形图层:[ tinSlopef] ,它表示研究区内各类坡度的分布状况,结果是矢量格式,打开其属性表可以看到属性 [SlopeCode] 为 数值[1,2,3,4,5]
Eliminate合并破碎多边形:新建地图文档,加载TinSlopef, 打开TinSlopef的属性表,添加一个字段Area(类型为Double),通过[计算值]操作,计算各个多边形的面积:
选中高级,输入VBA代码到[Pre-Logic VBA Script Code],输入变量[dblArea]到[Area=] 下的输入框中。
执行菜单命令[选择][通过属性选择],查询”Area”=10000 (平方米)的图斑
TIN 转换为坡向多边形:参照以上第(4)步,得到坡向多边形图层,得到的坡向多边形中属性AspectCode的数值(-1,1,2,3,4,5,6,7,8,9)分别表示当前图斑的坡向(平坦、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其中1,9是相同的可以合并为1
2. DEM的应用
坡度:Slope
新建地图文档,加载TINGrid。加载3D分析扩展模块,打开[3D分析]工具栏,执行菜单命令[3D分析][表面分析][坡度],得到坡度栅格slope of TinGrid:
右键点击图层[Slope of tingrid],执行[属性命令],设置图层[符号],重新调整坡度分级
以下计算剖面曲率:
执行菜单命令:[3D分析][表面分析][坡度]。按如下所示,指定各参数:
得到剖面曲率栅格:[Slope of Slope of tingrid]
坡向:Aspect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关闭[Slope of tingrid]的显示。
执行菜单命令:[3D分析][表面分析][坡向],指定各参数:得到坡向栅格:[Aspect of tingrid]
以下计算平面曲率:
执行菜单命令:[3D分析][表面分析][坡度],按下图所示指定各参数:
生成平面曲率栅格:[Slope of Aspect of tingrid]
提取等高线
新建地图文档,加载DEM数据: [tingrid]。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 [3D Analyst Tools][ Raster Surface ] [ 等高线 ] ,生成等高线矢量图层:Contour_tingrid
计算地形表面的阴影图
在上一步基础上进行,打开[3D 分析]工具栏
执行菜单命令:[ 3D分析 ][表面分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