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2008年黑龙江省农业气象年景分析.docx

发布:2017-06-16约2.4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2008年黑龙江省农业气象年景分析  论文关键词:农业气象;年景分析;农业生产建议  论文摘要:结合黑龙江省2008年短期气候预测结果,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分析了2008年农事活动季节的天气气候总趋势及农业气象年景,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估计,并分析了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农业生产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指导农业生产及广大农民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参考。  在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的大背景下,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也频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直接或间接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07年全省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夏旱连伏旱,连续近58d全省范围内没有有效降水,导致部分地块绝产,大部农区单位面积产量下降,受旱面积达400余万hm2。2000、2001、2003年遭受春夏连旱,2002年和2003年7~8月份作物生长关键期遭遇低温、阴雨、寡照,粮食产量及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给生产单位和广大农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科学合理的安排农事生产活动,将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是对农业获得高产优质有效保障。结合全省2008年短期气候预测结果,综合气象条件及其他因素考虑,对2008年农事活动季节的天气气候条件、作物发育期间气象条件及农业气象年景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 农事活动季节天气气候总趋势    预计2008年3~10月全省气候总趋势是:降水总体正常,气温接近常年,生长季热量前期较高,后期部分月份略有不足。    a.春季 降水全省接近常年略少,分布不均,其中大部分农区偏少1成左右,东部个别地区多0~2成。3月降水偏少,4月降水略多,5月降水接近常年略少。春季气温高于常年,全省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高0~0.5℃,其中3月气温略高,比常年高0.5℃左右,4月气温正常,接近历年同期值,5月气温略高,比常年高0~0.5℃,终霜日期大部地区接近常年。    b.夏季 降水全省接近常年,部分地区降水偏少,降水集中在7~8月。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值,7~8月有明显阶段性低温。    c.秋季降水全省接近常年,基本呈东多西少的局面。气温正常略低,全省平均比常年低0~0.2℃,并且明显低于近几年,初霜大部分地区略旱。    2 农业气象年景展望    利用气象资料,综合上述短期气候预测结果分析认为2008年热量基本够用,降水正常,总体气象条件接近常年,好于干旱的去年。影响全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春旱、夏季阶段性低温和病虫害,农业生产为平偏丰年(与近5年平均比较)。    3 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分析    a.春旱。2007年夏季以来全省降水持续偏少,6月到2008年1月降水总量全省平均为276.9mm(平均值为439.3mm),比常年偏少37%,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其中2007年秋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64mm,比历年同期偏少3成,不利土壤底墒的增加。2007年封冻前最后一次(11月8日)测墒结果显示,耕层(10cm)西部和中南部共50个县(市)土壤干旱,其中10个县市旱情严重,底墒较差,这对春季土壤融冻后的墒情具有重要影响,使春季耕层土壤出现干旱的可能性极大增加。同时,截止2月中旬末,全省积雪较少,绝大部分农区不足10cm,其中15个县无积雪,对土壤保墒增墒不利。综合以上分析:预计2008年春季全省旱情仍将持续,旱区主要位于西部,其中松嫩平原西南部旱情严重,其它地区墒情正常。    b.阶段性低温。预测全省7~8月将发生阶段性低温,对作物生长发育有一定不利影响。    c.局地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或虫害。    d.局地有冰雹、大风、暴雨、洪涝等突发性灾害发生。预测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易发生局地短时洪涝灾害。    4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a.播种期全省主要农区的大部市县封冻前耕层土壤处于干旱状态,底墒较差,加之预测2008年春季大部农区降水偏少,因此2008年春播期可能出现明显干旱,主要旱区位于西部,松嫩平原西南部旱情尤其严重,对小麦和大田作物适时播种不利,且影响播种质量。其它地区墒情适宜,有利春播正常进行。    b.大田生长期 夏季气温正常,热量基本够用,但7~8月有明显低温时段,对作物生长不利降水主要集中在盛夏,可能导致局地发生短时洪涝灾害,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c.灌浆成熟期 秋季气温正常略低,且明显低于近几年,初霜大部分地区略早。整体来看,气象条件对作物子粒灌浆成熟不利。    5 农业生产建议    a.建议农民朋友要建立防灾减灾意识,化被动为主动,克服麻痹思想,增强科学种田意识,积极参加大型科技普及活动及科技培训,精心做好备春耕工作,精选种子,提早检修农机具,抓住有利天气进行整地、耙地、送粪。    b.建议旱区尤其是西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