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之浅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之浅析 论文关键词:高职 大学英语 教学 现状 论文摘要:本文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例,试析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状况,及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补充提出了一些可行之法。 一、引言 作为一名老师,同时也是义乌人民的一员,笔者有责任和义务为义乌的发展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义乌工商学院(曾隶属于杭州大学分校,独立于1997年。成立至今,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中低层次的企业人才),义乌市里唯一的一所大学,坐落在商业特别发达的义乌国际小商品城边。不言而喻,义乌工商学院与义乌国际小商品的繁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义乌工商学院培养的多数人才也为义乌经济的繁荣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浙江省唯一的一所教学结合如此密切的高职院校,就业率高达100%。特别是在就业形式如此严峻的今天,意义是不同凡响的。这是笔者选择将义乌工商学院作为研究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简介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与本科教育有着不同的培养规格。它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故不能走本科压缩型的道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必须服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教学中必须强调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思想,《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也提出了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作为高职高专教育学生最重视的一门必修课,英语课程改革举足轻重。《基本要求》对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摆脱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过去一直模仿本科的盲目性,使英语课程教学走上了以实用内容学习为指导、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路子。这条新路子要求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应以《基本要求》为指导,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教学内容”和“三个统一要求”开展教学,即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基本语言和基本语言技能为教学内容,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检测标准,英语教学目标转向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底子差的问题,甚至会出现“课堂麻木”现象(所谓“课堂麻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对课堂信息接收不良、反馈不畅、麻木不仁。该思的不思或少思,“该说的不说或少说”,该做的不做或少做,最后导致学习记忆不清,“理解不透”,不会灵活运用,“更缺少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和说的能力非常有限,这使得很多进入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不足。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同时,很重要的一点:高职高专英语带有浓厚的职业性。它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所以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交际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由于高职高专英语在教材、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使得许多学生在进入高等职业学院以后,感到自己的英语没有学好,差距太大。有的学生甚至对英语学习感到无所适从,以致于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所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必须始终贯彻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教学原则,按教育规律和高职生的成才成长规律教书和育人,一切“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使人不仅成为人,而且成为有文化的社会人,自在、自为、自由的人”。因此,高职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而且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此外,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必须紧跟市场,紧贴学生实际,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毕竟,高职生在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外语需要就是看得懂,说得出,写得了有关涉外的业务资料,特别是能结合专业和岗位得体地进行日常会话和专业交流。特别是在义乌这个大环境下,情况更是如此。 总之,在服务地方、服务企业和行业的过程中,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必须以市场为驱动研究外语培养目标,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更新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不拘一格地育人育才,特别是既懂技术又懂外语、既有全球视野又扎根本土、更熟谙国际惯例和西方文化的国际化人才。而作为课堂互动活动的组织者(organizer)、学习习得语言文化和培养交际能力的促进者(facilitator)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鼓励者(inspirer),高职外语教师除了研究学生及其“如何学”,还必须不断审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和学生一同成长,逐步由教程转向学程,由主讲课文转向主持课程,由讲授语言知识转向组织交际活动,由照本宣科转向创 设个性化教案,由疲于辅导应试转向精于应用指导,由单纯语言教师转向文化导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