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见电控发动机传感器工作原理2.doc

发布:2017-08-24约2.0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见电控发动机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感器是将某种变化的物理量(绝大部分是非电量)转化成对应的电信号的元件。在汽车上,传感器用来感受诸如温度、压力、转速、位置、空气流量、气体浓度等物理量的状态及变化情况,并送到控制器或仪表。传感器提供的状态信息,是汽车电子控制的基本依据。 电磁式曲轴位置传感器 作用:产生发动机转速信号,确定基本喷油量和基本点火提前角;计算曲轴转角,确定 一缸上止点。 工作原理: 转子上有很多齿,并且有缺齿,缺齿处对应一缸上止点。电磁式传感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正弦变化的电压信号,当齿转到将要与磁铁正对时,磁通量的变化量最大,所产生的感应电压最大。当转子抓到使电磁元件位于两个齿中间时,磁通量的变化量几乎为零,感应电压也很小。当转子转到使电磁元件位于缺齿处时,由于这段距离相对较长,因此此处波形与正常波形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计算出转速、曲轴转角等信息。 霍尔式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作用:确定一缸压缩上止点。 工作原理:利用霍尔效应,使用触发盘规律性遮挡磁力线,使霍尔电压产生规律性变化。因为凸轮轴一个工作循环只转一圈,缺齿处对应一缸压缩上止点,所以可以从波形上判断出一缸压缩上止点,从而确定点火时刻。 压力检测式爆震传感器(共振形) 作用: 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同时不产生爆震;降低油耗 ;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工作原理:传感器中压电元件紧密地贴合在振荡片上,振荡片则固定在传感器的基座上。振荡片随发动机的振动而振荡,波及压电元件,使其变形产生电压信号。当发动机爆震时的振动频率与振荡片的固有频率相符合时,振荡片产生共振。此时,压电元件将产生最大的电压信号。该爆震传感器在发动机爆震时输出的电压比较高,因此无需使用滤波器即可判别有无爆震产生。 四、氧传感器 氧传感器作用: 测量废气中氧的含量,检测空燃比,实现空燃比闭环控制。 前氧作用是检测废气中氧的含量,检测混合气比例是否正常,用于闭环控制; 后氧的作用是与前氧作比较,检测三元催化器的好坏; 锆管的陶瓷体是多孔的,渗入其中的氧气,在温度较高时发生电离。由于锆管内、外侧氧含量不一致,存在浓差,因而氧离子从大气侧向排气一侧扩散,从而使锆管成为一个微电池,在两铂极间产生电压。氧气浓度差大,电动势大;氧气浓度小,电动势小。氧传感器利用这一性质,在氧化锆管内侧通入大气(氧浓度高),外侧接触氧浓度低的排气。因此,随着排气中的氧浓度变化,其内外侧浓度比也在变化,从而锆管内外侧之间的电动势也在变化。? 电位计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作用: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及开度变化,此信号输入ECU,控制燃油喷射及其他辅助控制。 工作原理:利用触点在电阻体上的滑动来改变电阻值,测得节气门开度的线形输出电压,可知节气门开度。全关时电压信号应约为0.5V,随节气门增大,信号电压增强,全开时约为5V。 热模式空气流量器 作用:将空气流量转换成电信号送给电控单元,该信号作为决定喷油量的基本信号之一。 工作原理 热线电阻RH以铂丝制成,RH和温度补偿电阻RK均置于空气通道中的取气管内,与RA、RB共同构成桥式电路。 RH 、RK阻值均随温度变化。当空气流经RH时,使热线温度发生变化,电阻减小或增大,使电桥失去平衡,若要保持电桥平衡,就必须使流经热线电阻的电流改变,以恢复其温度与阻值,精密电阻RA两端的电压也相应变化,并且该电压信号作为热式空气流量计输出的电压信号送往ECU。 自洁功能 发动机转速超过1500r/min,关闭点火开关使发动机熄火后,控制系统自动将热线加热到1000℃以上并保持约1s,以烧掉附在热线电阻器上的粉尘。 接线示意图 检测:接通点火开关,不起动发动机,测E与D、E与C之间的电压为蓄电池电压。B与C间的信号电压 ,发动机工作时为2~4V,发动机不工作为1.0~1.5V, F与D间电压,关闭点火开关时,电压应回零并在5s后有跳跃上生,1s后再回零,说明自洁信号良好 进气绝对压力传感器 功用:D型系统中,测量进气管压力,并将信号输入ECU,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压敏电阻式: 硅膜片在歧管内的绝对压力作用下可以变形,从而引起应变电阻’阻值的变化,歧管内的绝对压力越高,硅膜片的变形越大,从而电阻R的阻值变化也越大。即把硅膜片机械式的变化转变成了电信号,再由集成电路放大后输出至ECU。 进气压力越高,真空度越小,膜片形变越大,输出电压越高。 进气压力和真空度的关系 不变的条件下(标准大气压力为101.3kPa),歧管内的真空度越高,反映歧管内的绝对压力越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