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研究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电气自动化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当中来,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工作的方式和环境,PLC技术作为电气自动化中的高新控制技术,代替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技术,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未来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
[关键词]PLC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
中图分类号:S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6-0147-01
1 PLC技术
一方面,PLC技术属于一类能够编程的存储器,常见于内部存储程序,具有非常强大的作用,例如进行顺序控制、定时和算术、进行计数同时执行逻辑运算。用户通过PLC技术,利用数字、模拟式的输入或输出来控制相应的生产活动或者机械设备。另一方面,PLC技术属于程序编制技术类,但又和一般的编程语言有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PLC技术是通过继电器梯形图指令开展程序编制工作的。现有的PLC技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模块式和箱体式,两者存在结构方面的差异。箱体式主要是由CPU主板、内存、显示板以及电源构成,其中CPU主板有多种形式可以选择;模块式主要由CPU模块、内存、电源以及I/O模块构成,其中I/O模块应当以电气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扩展。但不管选择哪种形式,从PLC技术的组成方面来看,都应归属到总线式开放结构方面。PLC技术有很大的优势,例如体积更小、适用范围非常广、抗干扰能力更强、实用价值较高等。这些优势可以体现在数据处理、逻辑控制以及模拟控制能力方面,正是由于PLC技术的功能非常强大,使得其在电气项目中的应用不断拓宽,从而取代单一的继电器控制,见图1。
具体来说,PLC控制系统是由电源、输入输出接口、中央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这几部分构成,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增添其他外部辅助设备。在这些部件中,中央处理器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在用户输入数据或指令后对其进行接收处理;存储介质可以对用户程序中的各个数据进行存储;输入以及输出接口可以对指令信号进行接收或传递。大体来看,PLC计算的控制原理与计算机的等同,接通电源后,中央处理器可以实施自动诊断,在完成诊断工作后,网络信息会得到处理,上述都应归属到准备环节;在完成上述工序后,需要选择用户程序并实施扫描,此时需要利用输入输出接口来实施控制。只要PLC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不合理问题,就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器的自动诊断环节,重新开始。
2 PLC实践应用的优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2.1 PLC应用的有点
2.1.1 编程简单
PLC是一种基础的计算机编程,其基本指令简单,比较容易掌握,梯形图和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图相似。PLC的输入和输出口可直接与继电器、接触器、等连接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PLC的编程方法简单易学,对学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掌握基本电工常识的人员就可以在短时内学会其编程。
2.1.2 通用性强
PLC有较强的兼容性,在实际使用中同一台PLC只要对其改变软件,方可以对其他系统进行控制,PLC的系列产品比较多,可以相互组合来实现对不同系统的控制,其强大的兼容性可以实现不同的控制要求。
2.1.3 功能强,体积小,重量轻,性价比高
PLC设备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密、外形坚固、在使用中操作简单,在数控设备安装过程中很容易装入设备内部,是机电一体化最为理想的控制设备。
2.1.4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由于PLC的特殊性能其设计是专为工业控制设计的专用计算机,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同时具有强大的抗干扰性能。PLC在工作设计上比较人性,其主要通过硬件的支持执行软件的全过程,PLC是周期循环扫描工作,在工作中,扫描的顺序可以按照用户的指令设计也可以根据自由的顺序进行。
2.2 发展趋势
PLC控制系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系统控制管理的数字化趋势和提高系统整体的抗干扰性这两个方面。随着PLC控制系统的推广,充分提高其自动化过程是研究人员主要研究任务,因此控制系统的数字化成为了研究的重要内容。另外,PLC良好的抗干扰性特点为自动控制的完成提供了保障,因此加强对系统整体抗干扰性的技术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3 PLC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3.1 在断路器中的应用
在当前电气自动化的工业生产中的PLC装置的地位日益凸显,为工业生产提供巨大的辅助作用,PLC装置主要分为两种运行方式,分别为:集中式以及分散式,其中分散式由于适应性较强因此应用范围较广,以开关控制作为例子,在开关控制中,由传统的继电装置在断路的时候需要反应时间,造成操作延迟的情况产生,在其中使用PLC装置之后,继电器变成虚拟继电器,反应时间大大缩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