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格构柱塔吊计算书概要.doc

发布:2017-03-04约1.24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塔吊基础计算书 本次评审塔吊采用上海市吴淞建筑机械厂生产的QTZ80A(5512)塔机。基础采用4根直径800mm、长30m的钻孔灌注桩。桩中心距为2.4m,灌注桩上为460mmx460mm钢格构柱,钢格构柱顶4000x4000x1350mm混凝土承台。每根钻孔灌注桩内配8根直径22mm的HRB400级钢筋作为主筋,箍筋为加密区φ8@100、非加密区φ8@200。格构柱钢材均采用Q235B,焊条均采用E43系列。 (一)参数 主要参数如下: 灌注桩砼等级 水下C30 承台砼等级 C35 保护层厚度 50mm 矩形承台边长 4m 承台厚度 1.35m 承台钢筋级别 HRB400 灌注桩直径 0.8m 灌注桩主筋级别 HRB400 灌注桩箍筋级别 HPB300 桩间距 2.4m 桩长 30m 格构柱外包尺寸 460mmx460mm 单肢型号 4个L140x12 缀板尺寸、间距 400mmx300mmx12mm@700 剪刀撑、水平支撑型号 L140x12 基础自重标准值=4*4*1.35*25=540kN 最不利荷载工况: Fv Fh M1 M2 Mk 511 72 1242 0 348 注:本表格摘自上海市吴淞建筑机械厂《QTZ80A自升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本计算书应与之配套使用。 表中:Fv为垂直力(KN),Fh为水平力(KN),M为倾覆力矩(KN.m),Mk为扭矩(KN.m)。 桩顶(格构柱顶)最大反力(非工作状态最不利): Qmax 791KN Qmin -265KN 表中:Qmax为最大桩顶反力,Qmin为最小桩顶反力(负值为上拔力),单位KN,均根据后续计算结果摘录。 本表中数值均为标准值。 考虑附加倾覆力矩后的力矩值=1242+(1.05+6.6)*72=1793KNm 编制依据: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010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第393号 《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199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使用规范》GB5972-2006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工程相关土建设计图纸。 计算简图: (二)桩顶反力计算 一、基本资料:  承台类型: 四桩承台,方桩边长 d = 460mm  桩列间距 Sa = 4000mm,桩行间距 Sb = 4000mm,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离 Sc = 800mm  承台根部高度 H = 1350mm,承台端部高度 h = 1350mm  承台相对于外荷载坐标轴的旋转角度 α = 45°    柱截面高度 hc = 1600mm (X 方向),柱截面宽度 bc = 1600mm (Y 方向)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 = 1250kN    桩中心最小间距为2.4m,3d (d -- 圆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5, fc = 16.72N/mm, ft = 1.575N/mm  钢筋强度设计值 fy = 360N/mm,纵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 as = 110mm  纵筋的最小配筋率 ρmin = 0.15%    荷载效应的综合分项系数 γz = 1.35;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G = 1.35    基础混凝土的容重 γc = 25kN/m; 基础顶面以上土的重度 γs = 18kN/m,  顶面上覆土厚度 ds = 0m  承台上的竖向附加荷载标准值 Fk = 0.0kN    设计时执行的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2) 以下简称 基础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以下简称 混凝土规范  《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 88:97) 以下简称 承台规程    二、控制内力:  N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底轴向力值(kN);  F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   Fk = Nk + Fk  Vxk 、Vy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