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外协加工管理制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NUMPAGES
Hs-sgk版本A-00
合森工艺品
外协加工管理制度
全文目录
TOC \o 1-3 \h \z \u 一、目的 1
二、范围 2
三、外协界定 2
四、组织结构确定 2
五、外协主要负责 2
六、外协厂商选择与评审 2
七、外协文件管理与计划管理 3
1、文件管理 3
2、外协生产计划的编制 3
3、 外协生产计划的下达 3
4、生产进度的跟单与巡检 3
5、外协厂商加工过程质量监控 4
6、外协厂商的技术管理 4
7、外协厂商生产进度及交期控制 4
八、外协厂商的检查、评价、考核 5
九、外协厂商结账标准 6
一、目的
为了规范外协加工的管理程序,加强对外协厂商的质量监控和货期保证,确保公司的生产有序进行,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范围
适应于公司外协加工的过程管理。
三、外协界定
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某个必需配件及生产工序因公司生产能力不足或无此加工能力而需要外协厂商加工后使其能够供公司内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
产品由于公司内部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影响客户交期而需要外协厂商加工部分或成品,由公司检验后交客户使用的。
四、组织结构确定
外协加工的管理业务由生管科负责;
外协生管科由生产厂长管辖,下设生管科科长、生管员、外协专员等。
五、外协主要负责人
生管科长:负责外协加工的合同评审与审批,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和汇报;负责组织对营销订单评审,对营销需求计划进行分解,编制生产计划,配套确定外协生产计划,及时安排生产。
外协专员:按需生产的外协生产计划,与外协厂商议价定价,签订协议合同,编制和下达具体的外协生产计划,负责对外协加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根据需生产的外协生产计划跟踪外协厂商,监督质量、交期、数量按时完成。
六、外协厂商选择与评审
组织对外协厂商的定期调查:外协加工生管科通过网络、市场调查、现场观摩、相关文件等多种方式对外协厂商的资质、生产能力、经营状况、服务、成本价格、品质、货期保证等进行调查,填写《外协厂商调查表》《外协厂商评价表》,报生产总经理;
外协厂商的评审与筛选:外协生管科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格的外协厂商名单,并组织生产部、技术部、质管部对外协厂商进行评审,筛选,确定外协合格厂商,并建立合格《外协厂商名录》及《外协厂商管理台帐》;
外协加工协议的签订,确定外协合格厂商后外协生管科与外协厂商签订意向性《外协加工协议》;
选择合格厂商之后,还必须经过试用,待试用考核达到标准以上时,才能正式成为本公司的协作厂商。
七、外协文件管理与计划管理
1、文件管理
所有外协厂商打样的产品(包括印绣花软件文件)必须将最终确认版备份到本公司:(文件到生管科;实样到品管科)。
2、外协生产计划的编制
生管科编制外协计划,按合格外协厂商名录的厂家进行工艺文件传递、议价、定价及交期、质量、数量的沟通;
生管科按公司的规定进行外协合同或协议的签订;
生管科按合同或协议编制各《外协生产计划》并由厂长审批后下达各外协厂商;
临时性的急单可采用《外协联络单》与外协厂商联系生产。
3、 外协生产计划的下达
外协生管科在每月15日前将外协生产计划下达至各相关外协厂商,(每次周期为1个月)同时报厂长;
4、生产进度的跟单与巡检
外协计划下达前三天,外协生管科长及外协专员应及时给相关外协厂商沟通,做好生产准备。计划下达后,外协跟单员应及时跟进,采用电话、现场、传真等方式进行品质及货期进度的跟催,必须督促外协厂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计划;
5、外协厂商加工过程质量监控
过程质量控制是对外协件加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是外协厂商质量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质管部按产品标准不定期对外协厂商的产品质量情况(特别是关重件、隐蔽性工序)进行检查,对外协专员的质量监控情况进行监督;
外协专员现场质量抽检与监控:外协专员必须定期对外协厂商生产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情况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改进要求;
外协产品进公司后,品管部要进行检验,合格签字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督促返修,严重时予以索赔;
外协检验员按批次检验情况填写《外协质量检查情况表》交质管部外协专员每天填写《外协加工质量检查情况表》报品管部及主管领导;
外协厂商出现质量问题,品管部要及时奔赴外协厂现场处理;
品管部每月填报《外协厂商质量检验情况报表》报技术厂长及厂长。
6、外协厂商的技术管理
技术部制定外协件的工艺及检验标准,交品管部、外协跟单员和外协厂商并办理交接手续,加工完毕后回收外协厂商的相关技术资料;
对于价值特别大或生产周期较长的外协产品,技术部应派出工艺员不定期地到外协厂商的生产现场检查工艺技术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反馈
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