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预应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基本情况
训练馆(一)
⑴有粘结预应力梁YKL2-1共8根,构件的(1-A)轴至(1-D)轴与(1-D)轴至(1-G)轴均为18.4M跨,预应力配筋为2×7ΦS15.2+2×8ΦS15.2,采用两端张拉;YKL3-1共8根,构件的(1-A)轴至(1-D)轴与(1-D)轴至(1-G)轴均为18.4M跨,预应力配筋为2×7ΦS15.2+2×8ΦS15.2,采用两端张拉。
⑵一、二、三层(1-1)轴至(1-17)轴方向大部分梁均配置无粘结预应力温度筋,配筋均为4UΦS15.2。无粘结预应力温度筋按实际施工缝的设置进行分段,当单段总长度大等于25M时采用两端张拉,单段总长度小于25M时采用单端张拉。
训练馆(二)
⑴有粘结预应力梁YKL2-8共8根,构件的(2-A)轴至(2-D)轴与(2-D)轴至(2-G)轴均为
18.4M跨,预应力配筋为2×5ΦS15.2+2×5ΦS15.2,采用两端张拉。
⑵二层(2-1)轴至(2-17)轴方向大部分梁均配置无粘结预应力温度筋,配筋均为4UΦS15.2。无粘结预应力温度筋按实际施工缝的设置进行分段,当单段总长度大等于25M时采用两端张拉,单段总长度小于25M时采用单端张拉。
二、材料、机具设备:
⒈预应力筋:
本工程预应力筋采用 1860级ΦS15.2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为
fptk=1860MPa。
⒉锚具:
张拉端采用LQM型夹片式锚具:LQM15-1、7、8。固定端采用P型挤压锚具:LQM15P。
⒊波纹管: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孔道预埋采用金属波纹管,接头管采用大一号的金属波纹管。其中:7ΦS15.2采用Φ65金属波纹管,接头管采用Φ70金属波纹管;8ΦS15.2采用Φ70金属波纹管,接头管采用Φ75金属波纹管。
⒋灌浆材料:
水泥采用42.5或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水灰比为0.4,掺入少量的减水剂和微膨胀剂,减水剂采用TW-3型高效早强减水剂或TW-4型高效缓凝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
1.5%,膨胀剂采用AEA膨胀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8%。
⒌张拉设备:
油泵:采用ZB4-500型高压电动油泵;
千斤顶:有粘结预应力筋张拉采用YCW150、YCW250型千斤顶,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采用YCW25型千斤顶。
张拉前应对千斤顶、油泵和油压表进行配套标定,张拉设备应在标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三、施工工艺流程:
⒈有粘结预应力梁:
施工准备→支梁底模板→绑扎普通钢筋→焊接定位钢筋、埋设金属波纹管→穿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定位焊接→排气管(兼泌水)预埋定位→封梁侧、端模板→隐蔽工程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搭设张拉脚手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锚具、张拉预应力筋并锚固→灌浆、切割外露多余钢绞线→端部处理。
⒉无粘结预应力梁:
施工准备→支梁模板→绑扎普通钢筋→焊接定位钢筋→穿无粘结预应力筋、并绑牢→固定端定位焊接→张拉端定位焊接→隐蔽工程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搭设张拉脚手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锚具、张拉预应力筋并锚固→切割外露多余钢绞线
→端部处理。
四、主要施工方法:
⒈预应力筋的下料、制束:
下料时,在放线盘上放预应力筋,在平整的场地上按下料长度在场地两端设置标记、定长下料,切断前先将预应力筋拉直理顺,用砂轮锯切割,要求端头断面整齐。
固定端采用P型挤压锚,下料后即可在挤压机上成型。首先除去预应力筋端部毛刺,装上承压板,旋进钢丝衬套,要旋紧密排,放入挤压机,操纵油泵挤压。挤压过程中预应力筋应顶紧、扶正、对中,挤压过程一次完成,不得中途停顿,注意观察压力表最大数值,有不正常现象应停止挤压,检查挤压机,排除故障后再继续操作。定期检查锚固头外径,若模具磨损严重锚固头不合格,应及时更换,以确保锚固头质量。挤压过程中,尚应保持挤压锚内表面的清洁。
下完料后在现场分类堆放,较长束可盘成直径1.7m左右的圆盘,若长度各类较多,不易识别,可在端部作标记。
⒉预应力筋及波纹管的铺设布束:
⑴有粘结预应力梁的布束:
支模板时,梁的一侧模板先不封,以便于金属波纹管和预应力筋的埋设。
在非预应力钢筋笼绑扎好后,根据设计的曲线用普通圆钢筋设置定位钢筋,定位钢筋间距600~1000mm(按图纸)。特别注意反弯点处的标高。
定位钢筋固定好后,即可安装波纹管,波纹管逐根穿入钢筋笼,与定位钢筋固定,波纹管接头用大一号波纹管连接并缠上胶带防止漏浆。
安装好波纹管后,即可进行钢绞线穿束。穿束前钢绞线端部应用破布及胶带包扎好,钢绞线可整捆或逐根穿入波纹管。
⑵无粘结预应力梁的布束:
本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