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诉讼制度下的法官伦理问题探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集团诉讼制度下的法官伦理问题探析
摘 要《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建立现代宪政模式下的法治国家是我国 21世纪国
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不但内在地指导着中国法律未来的发
展进程,而且还规定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法治不是简单地制定法
律,也不是呆板地依法办事,而是静态的良法和动态的司法的结合,是科学的
法律制度、完整的价值体系和社会司法运行的统一体。法治的内涵里包含了整
个社会所认可的、维持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价值体系,包括公平、正义、
安全、人权、秩序、效率等等,而所有这些价值的最终实现都必须切实依赖于
司法权的实施。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人口剧增、知识爆炸等各种因素给
现有秩序和未来秩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形式各异的侵权纠纷和犯
罪形态不断地涌现。为恢复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对司法强制的依赖和运用大
大增强,司法权的运用表现出更多强势特点,主要体现在更具主动性的诉讼模
式的确立及作为司法权行使的载体的法官在诉讼中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在现代型民事诉讼中,案件往往涉及多数当事人、多个诉讼请求、巨额标
的额及复杂的社会关系问题。为适应现代民事诉讼的发展,各国都在不停地探
索能够更公正、更有效、适应社会变革、能够最大限度体现社会正义的诉讼模
式。以美国为例,过去百年来,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趋势是从普通法传统中严
格、多限制的特征,走向衡平法中对完善和完全的正义的追求。其中最具代表
意义,最能体现司法权变化趋势的则莫过于集团诉讼制度以及在集团诉讼模式
下法官的主导性作用。当然,改革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该制度发展的沉浮和
关于该诉讼模式的争论在今天的美国依然是热点话题之一。突破了传统的对抗
制模式,赋予法官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些带有颠覆性的变革引发了一系
列的社会、科学和司法伦理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是试图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具
体案例对美国集团诉讼制度与传统对抗式诉讼制度的差异进行辨析,并以此为
基础,着重探讨集团诉讼制度带来的法官伦理的变化和挑战。同时也必须看到,
1集团诉讼制度下的法官伦理问题探析
集团诉讼所解决的群体诉讼并不是美国独有的现象。为解决类似事件,我国民
事诉讼法在借鉴集团诉讼制度和他国群体诉讼制度的基础上,设立了独具特色
的代表人诉讼制度。虽然具体制度有所不同,但是在代表人诉讼中法官所面对
的司法伦理问题却是相似的。能否从美国集团诉讼中法官司法伦理的变化带给
中国的法官一些有益的启示,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才有了本文对司法伦理研究的尝试和探索。本文的具体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从众多美国集团诉讼案例中选取了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详细介绍。
完整记录这样一个包含了整个诉讼过程的案例的目的在于以此案例为基点,通
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完成对集团诉讼制度介绍、集团诉讼制度下的法官行为剖
析、集团诉讼中的法官伦理探究、对我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启示这一系列问题的
切入,尝试以实证的方法获得对集团诉讼制度的感性化认识。第二章:对第一章的案例进行法理分析。首先结合案例,重点探讨了集团
诉讼制度的定义、特征、历史、发展现状及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该制度所具有的
积极意义。虽然关于集团诉讼制度的介绍已经比比皆是,基于该制度是本文进
行司法伦理探析的背景和平台,故通过提取案例中的相关资料与该制度基础理
论结合,对该制度进行进一步的介绍。其次,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及美国联邦
民事诉讼规则的具体规定,着重提炼集团诉讼模式下的法官行为,同时对美国
传统对抗制模式下的法官行为进行全面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对比探讨两种类型诉
讼下的法官行为差异。因为,法官的行为差异源于不同的司法理念,而不同的
司法理念则形成于不同的司法伦理,通过此分析,为法官伦理研究奠定基础。
第三章:首先对司法伦理的概念进行了规范。目前,关于司法伦理的概念
和内涵并没有一个通用的学说。多数学者将伦理和道德作为一个概念不作区分。
本文简要区分了伦理和道德的关系,并着重对法官伦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一
定的界定。其次,根据第二章对法官行为的辨析对两种诉讼下的法官伦理进行
了比较,并在比较基础上,对法官伦理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预期。
第四章:本章重点探讨集团诉讼制度下的法官伦理变化给我国代表人诉讼
制度下的法官伦理带来的启迪。在简要介绍了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和该制度
下的法官行为后,主要阐述代表人诉讼制度下法官伦理问题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及该制度下法官伦理应具有的内涵,并希望本文研究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集团诉讼;法官伦理;法官行为;代表人诉讼
2集团诉讼制度下的法官伦理问题探析
Abstract
th
The 5 rule of The Constitution of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