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略谈.doc

发布:2017-03-03约3.1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略谈   摘 要: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的问题,采编人员应该积极采取新策略,提高工作的效率,以便适应高校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工作流程;信息技术;业务素质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而采编工作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最重要的业务。但在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采编部的工作形式也在逐渐改变。   1.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观念, 加深对师生阅读需要的了解   在这个创新变革的网络时代,时代在变,师生读者需求的多样性也在变。图书馆的职能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科研水平,所以图书馆必须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采编部是图书馆资源采购、加工的主要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服务紧密结合,是图书馆馆藏资源构建的主力军,也是高校向信息化校园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所以采编部的采购图书关系着师生学习,科研创新的重要使命。   在具体的工作中,采编人员应当能够通过不断的了解读者的实际需要,有意识的合理运用采编管理系统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参与流通部门的工作对借阅率进行统计,更好的加强对读者实际阅读需要以及相关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了解。读者调查问卷是与读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手段,根据读者的需求加大优秀图书荐购的力度,加强对实用性书籍、最新专业书籍的采购力度,同时对于读者需求量大的畅销书,时效性强的图书重点筛选。所以定期进行读者问卷调查,对读者提出的意见做定期汇总,对图书筛选做出调整,制定选购措施,是反应采编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表现。   2.互联网时代采编工作的流程变化   2.1应用投入产出分析优化采编流程资源投入与信息产出   面对传统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种种弊端,随着图书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网络环境的普及,我们必须要找一种快速、高效的方式来提高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效率,节省成本。   图书馆采编运作的传统模式,其流程是文献采集、分类、编目、典藏等一系列的活动。传统的图书馆采编工作流程较多,采编采集资源信息重复,加大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经费,严重影响师生高频率的借阅。因此,运用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从而提高采编流程的运作。   图书馆采编流程的投入产出分析,是指对采编流程的成本投入及信息产出进行对比分析,以达到提高流程服务质量的目的,主要包括采编流程投入的设备费、文献购置费及人力费等进行合理分配,降低成本投入。第一,在优化图书馆采编配置资源投入时,应增加文献购置费分配比例来提高文献产出量;第二,重新合理的分配各项投入经费来实现降低文献采编成本;第三,减少人力费、设置费及其他能节省的费用的分配来降低采编成本;第四,应采用网络论坛、师生读者调查问卷等形式来收集读者对信息产品的满意度,了解师生对图书资源信息的需求趋向,在及时反馈到采编流程资源投入环节中,从而降低了利用率低的图书的采购工作,节省了资源浪费。   2.2应用 BPR 理论优化采编流程内部运作   运用管理学 BPR 的有关技术和方法对采编流程活动进行优化重组,即通过分析业务流程活动现状,有针对性地优化重组图书采集、编目的一系列活动,达到提高采编流程运作效率的目的。 在优化重组采编流程活动中,要以师生读者需求为目标,对流程整体做系统的,而不是局部的综合分析,找出流程中的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 诊断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重组运作效率不高的流程活动,避免流程中的非增值活动,优化设计出新的采编流程。 图书馆采编流程内部运作的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提高的过程,BPR 理论构建采编流程优化模式,不仅可以保证图书馆采编流程的高效运作,还可以满足现阶段师生读者多种需求,是目前构建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最为方便、高效的做法。   3. 采购途径多样化   随着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网络在高校的普及 ,图书馆采编书目信息的获取、处理 、传递基本都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目前常见的采购途径有以下几种:   访单采购是通过采购人员先通过网络下载 、电子邮件方式获得电子版的书目信息,然后将获得的采访书目数据直接导入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 ,进行采购查重、订单录入、生成 ;最后将生成的订单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图书供应商,从而完成订购过程 。   现场采购即直接去书店进行采购。其最大的好处一是可以看实样,看质量,避免了靠书目摘要预定图书的盲目性;二是缩短了文献采访时间,使读者急需的图书可以尽快进入流通领域,对没有征订或者需要复本的图书可以及时填补。   网络已进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采购给采编部门提供了更多快速选择文献的机会。将出版单位的书目数据和采编系统的数据相结合,使资源共享,信息快捷,数据正确,可以提高文献采购的效率。   4.知识时代高校图书馆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新型采编人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