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械故障诊 不对中.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 转子不对中故障:指机器在运行状态下,转子与转子之间的连接对中超出正常范围,或者转子轴颈在轴承中的相对位置不良,不能形成良好的油膜和适当的轴承负荷,从而引发机器振动或联轴节、轴承损坏的现象。 旋转机械故障的60%是由转子不对中引起。 引起转子不对中故障的原因有: ①初始安装对中超差;②冷态对中时没有正确估计各个转子中心线的热态升高量,工作时出现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动态对中不良;③轴承架热膨胀不均匀;④管道力作用;⑤机壳变形或移位;⑥地基不均匀下沉;⑦基础变形;⑧转子弯曲,同时产生不平衡和不对中故障。 6.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 6.2.1转子不对中故障的特征 转子不对中类型 1、2、3、4——轴承编号 6.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 转子不对中的故障特征 (1)故障的特征频率为角频率的2倍。 (2)由不对中故障产生的对转子的激励力随转速的升高而加大,因此,高速旋转机械应更加注重转子的对中要求。 (3)激励力与不对中量成正比,随不对中量的增加,激励力呈线性增大。 (4)轴系具有过大的不对中量时,会由于联轴器不符合其运动条件而使转子在运动中产生巨大的附加径向力和附加轴向力,使转子产生异常振动,轴承过早损坏,对转子系统具有较大的破坏性。 6.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 6.2.2联轴节不对中的诊断频率 联轴器的结构种类较多,大型高速旋转机械常用齿式联轴器,中小设备多用固定式刚性联轴器。 (1)平行不对中的振动频率 下图表示两个半联轴节存在平行不对中时的受力情况。图中O1为轴1的旋转中心, O2为轴2的旋转中心,e为两个半联轴节的偏心距,P为连接螺柱在结合处的某一点,w为轴的旋转角速度,wt为P点在偏心方向上的转角。 两半联轴节旋转时,在螺栓力作用下有把偏移的两轴中心拉到一起的趋势。对于某个螺栓上的P点,因为旋转半径P O2 P O1 螺栓上的拉力使轴1半联轴节旋转半径P O1的金属纤维受压缩,轴2半联轴节旋转半径, P O2 的金属纤维受拉伸。 6.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 O 1 O 2 P w e S F y F x F wt 6.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 纤维弹性变形量的计算,可在P O2连线上取一点S,使P O1 =PS,因为P O2e,可近似的看作O1 S与P O2垂直。则: 如果两半联轴节尺寸和材料相同,则P O1受压缩, P O2受拉伸,两者变形量近似相等,均为: 设联轴节在P O2方向上的刚度为K,则P O2方向上存在一个拉伸力; P O1方向上同样存在一个压缩力。力的大小为: 6.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 F在 O1 O2方向上的投影就是它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其值为: (1) 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为: (2) (1)式中前一项是作用在O1 O2之间的拉力,该力不随时间变化,它力图把两个半联轴节的不对中量缩小;后一项与式(2)的分力Fx相同,是随转速而变化的两倍频激振力,也就是联轴节每旋转一周,径向力交变2次,转子径向方向上就有2次力的脉动。 6.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 上述概念简单的理解: 轴1和轴2半联轴节发生平行不对中时,则在不对中方向上有一对用螺钉连接的螺孔,当螺钉拉紧时,一个螺孔的旋转半径受拉伸,另一个受压缩。它们在轴旋转过程中,每转180°,各螺孔旋转半径拉伸和压缩交变一次,作用在半联轴节上的力也交变一次;旋转360°,则力交变2次,使轴在径向方向上产生2倍频振动。 6.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 (2)角度不对中的振动频率 角度不对中意味着两轴的中心线相交成一定角度α,在螺栓拉力作用下两半联轴节中存在一个弯矩,弯矩的作用方向是力图减小两轴中心线的交角。 从联轴节某一点上观察,轴旋转一周,弯矩的作用方向交变一次,弯矩施加于轴的弯曲变形也是每周变化一次,由此引起工频振动。 6.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 对于角度不对中引起轴向振动问题, 假如联轴节上各螺栓在静止状态时初始拉紧力相同,由于角度不对中,两半联轴节上对应的一对螺孔轴向距离不相等。 轴在旋转过程中螺孔距离将发生周期性变化,上侧螺孔原始距离最近的链接螺栓在旋转到下侧时,由于螺孔距离增大,就好承受很大的拉伸力,轴每旋转一周,拉伸力变化一次。如果螺栓不变形,则半联轴节就要带着轴沿轴向攒动一次,引起转子轴向振动,振动频率正是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