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长输管线施工控制要点.doc

发布:2017-06-03约1.31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表1:各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明细表: 线路安装工程各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明细表 工序 序号 监检点名称 性质 基本要求 一、进场 1 交桩 参加 交桩记录应齐全、完整、真实,参加各方签署齐全。 2 测量放线 巡检 测量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测量仪器应经法定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每100米设置一个百米桩。地势起伏较大或转弯点的地方增设加密桩,同时线路中心线应设纵向变坡桩、曲线加密桩、标志桩;及时填写测量记录并各方签署齐全。 3 地面附着物清点 记录描述清楚、真实、完整、数量准确。 4 施工作业带清理 巡检 办理好征(占)地手续,注意保护线路控制桩,如有损坏立即补桩恢复。 5 修筑施工便道 巡检 宽度不应大于6m,大约每2km设置一个会车处,弯道和会车处路面宽度不大于10m,弯道的转弯半径应大于18m 二、布管 1 堆管场 巡检 防腐管在堆放场堆放时,直径Φ1016mm及以上钢管的堆放高度堆放不超过2层,每垛防腐管堆放数量不宜超过30根;存放场地保持1%-2%的坡度,并设有排水沟,场内不得有积水、石块等有损防腐层的物体;管垛距端部支承的距离宜为1.2m~1.8m,管垛宜对承二道,均匀对称地配置;场地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 2 管材拉运、检查验收 巡检 管材、管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防腐管、涂敷管还应包括出厂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修补及补伤记录检验报告并应齐全且与实物相符,进口材料、管件还应有商检报告。外观检查无伤痕等明显缺陷,防腐层外观检查完好无损伤。运管车应有专用支架,支架与管子接触面垫橡胶板,板厚不小于15 mm,宽度不小于100 mm,直径Φ1016mm及以上钢管的装管不应超过二层,管子伸出车后的长度不宜超过2m。双联管运输应使用特种挂车,且应经公路主管部门核准。卸管时,不应使用滚、撬、拖拉管子的方法卸管。 3 布管 巡检 首尾相接,错开一个管口,成锯齿形布置,管墩高度0.5m~0.7m。为了坡口方便,也可双管布置。 三、组对前准备 1 坡口加工 巡检 所有管端坡口应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出厂的管端坡口不符合焊接工艺规程要求时,宜采用机械法(坡口机)对焊接坡口进行加工。 2 管口清理(25mm范围内) 巡检 可采用打磨方法去除钢管非防腐层外表面的划痕、刻痕和电弧烧伤等缺欠,打磨深度不应超过管壁标准厚度的5%。不应对钢管体表面的破损进行焊接修补;被焊接表面应均匀、光滑,不应有起鳞、磨损、铁锈、渣垢、油脂、油漆和影响焊接质量的其它有害物质。管内外表面坡口两侧25mm范围内应采用机械法清理至显现金属光泽。 3 管端螺旋焊缝或直缝余高打磨 巡检 管端两侧各150mm范围内,内、外制管焊缝(如螺旋焊缝、直焊缝)应采用机械方法修磨至与母材平齐,但不应伤及母材;修磨后的余高应为0mm~0.5mm,且应与母材圆滑过渡以满足管口组对和自动超声检测的要求。 4 清管 巡检 管子内无尘土、杂物等,保证管内清洁。 5 地线搭接 巡检 宜用卡具将地线与被焊管牢固接触,严禁产生电弧灼伤母材。 6 防腐层保护 巡检 焊接时,焊道两端的管口覆盖宽度大于0.5m,长度大于管周长的50%以上的保护层。 四、管口 组对 1 对口间隙 巡检 接头坡口角度、钝边、根部间隙应按焊接工艺规程要求执行。 2 两管口螺旋焊缝或直缝间距 巡检 错开间距不小于100mm弧长 3 错边量 巡检 相同公称壁厚对接钢管的错边量不应大于钢管壁厚的1/8,且应小于3mm,错边应沿管口圆周均匀分布。 4 相邻和方向相反的两个弯管中间直管段长度 巡检 直管段长度≥1.5m。 5 钢管短节长度 巡检 管段长度≥1.5m 6 管子对接 巡检 不允许割斜口,由于管口没有对准而造成的2o以内的偏斜,不算斜口。当厚度差小于或等于3.0mm的不等壁厚钢管对接焊时,可直接进行焊接。当厚度差大于3.0mm且δ2/δ1不大于1.5的不等壁厚钢管对接焊时,可在厚度大的部件上进行削薄处理或在内部进行封底焊。 7 焊接作业空间 巡检 半自动焊接,沟上焊距管壁不小于0.5m。沟下焊管壁距沟壁不小于0.8m,管壁距沟底不小于0.5m。自动焊接,不小于0.5m。 8 地上管线临时封堵 巡检 为保证管内清洁和安全,管端应采用有效措施,并防止堵头丢失。对低洼或水位较高地区的沟下焊接,停工前必须把管口进行满焊封闭严密。 9 下沟管线的封堵 巡检 采用有效措施,把管口进行满焊封闭严密,防止沟内积水进入管线内。 五、焊接 1 焊工资格 必检点 检查焊工上岗证,对采用流水作业的根焊、填充、盖面人员,焊接位置不能互换。 2 施焊环境 巡检 雨雪天气;大气相对湿度大于90%;自然环境温度低于5℃;低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