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例谈旁栏思考题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杭先平 (江苏省镇江中学 江苏镇江212017)
摘要 围绕旁栏思考题展开论述,.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如 利用旁栏思考题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 旁栏思考题生物学教学‘培养能力 有效应用中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中许多章节的旁栏中都有与课本相关的思考题,简称旁栏思考题,紧扣学习重难点,思考性很强,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新
颖的资源,体现出了新课改要求下对中学生学习过程
的指导和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关注,对学生在预习、听
课和课后复习等更广阔的时空内进行思考起到了良
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创设各
种生物学学习的情景,无疑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
力。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忽略这部分
内容,或者没有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虽然节省了
时间,却失去了一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践的资源。
1 旁栏思考题的类型和功能
按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
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要求,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教学目的
要求,旁栏思考题可分为以下几类:(1)目标问题型:
提出本节要探讨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提出重难点,
如必修一、二、三每节开始旁栏思考题的“本节聚焦”。
(2)同步问题型:紧扣课堂教学内容而提出的疑问,
对新授课知识点的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和巩固拓展深化课本内容,具有一定的反馈功能。这
类问题所占篇幅最多。(3)计算问题型: 需要运用
整节课的主干知识去解决,目的是使学生灵活运用相
关知识0在必修二遗传部分涉及较多0(4)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问题: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在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如批判性思维。(5)延伸拓展型:所提问题涉及到该
节课前后学习过的生物知识,甚至可能跨到其他学
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 充分利用旁栏思考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2.1 应用旁栏思考题进行预习和引入,激起学生的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树立问题意识是学习的内在
动力,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
题。必修三个模块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将本
节聚焦的问题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一个重要参考。学
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在课堂上才会积极投入、配合教学。教师在激发学生
求知欲的同时也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时教
师同样可以应用对本节聚焦提出的思考题针对性的
开展。另外,部分章节开头旁栏思考题的“想象空间”
的问题,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
成”一节:当教师提出问题“基因(DNA)在细胞核中,
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在细
胞核中的基因如何控制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的合成
呢?”同时展示旁栏思考题:“如果把细胞核想象成司
令部,把细胞质想象成战场,那么DNA相当于什么角
色?它为什么不能到细胞质中直接指挥蛋白质的合
成?”教师可配合简单的图解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步
步深入,进行推理分析,最终形成结论:在DNA和蛋
白质之间,有一种中间物质一一RNA充当信使,从而
导入遗传信息的转录的学习,将抽象的问题转化成具
体的问题,可以使问题变得直观,接近学生的认知水
平,这样学生也乐于思考。
2.2 应用旁栏思考题进行问题反馈,促进学生知识
结构的形成
在教学时教师如能利用同步问题型旁栏思考题,
让学生自我回顾、自我思考、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
我总结,并重视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则能使学生
在反思与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知识体系。如必修二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节,在以精子的形成为例讲
授减数分裂的过程时,可利用旁栏三个思考题“减数
一59 —
分裂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什么时候?”“细胞两极的这
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吗”“在
减数第_-.次分裂中染色体出现了哪些特殊的行为?这
对于生物的遗传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并
在不断反馈中学生对减数分裂的特点和过程建立完整
的知识体系,巩固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j
2-3 应用旁栏思考题联系实际生活,锻炼学生理论
联系实际的能力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
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要锻炼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新教材中某些旁栏思考
题,恰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作用。如“细胞中的
糖类和脂质”一节:“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
制,受限制的不仅仅是甜味食物,米饭和馒头等主食
都需要定量摄取,为什么?”;“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
节中:“为什么老年人皮肤上会长出老年斑?”;“细胞
生活的环境”一节中:“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
么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通过这类
贴近生活的思考题,使学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