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二章《章末整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 2-10 I/A 0.12 0.20 0.31 0.41 0.50 0.62 U/V 1.47 1.45 1.42 1.40 1.38 1.35 (2)由实验测得的 7 组数据已在图乙的 U-I 图上标出,请 你完成图线,并由图线求出 E=________V. (3)下表为另一组同学测得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电压表测 得的数据____________,将影响实验图象的准确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1)如图 5 所示. (2)图线如图 6 所示. 1.50 V(1.48~1.52 V 均正确) 电池的内阻太小 (3)变化(间隔)很小 图 5 图 6 4.(2011 年广东卷)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2.5 V,0.6 W)、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 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1) 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 __________( 填 “×1”、“×10”或“×100”)倍率的电阻挡;调零后,将表 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示数如图 2-11 所示,结果为 ________ Ω. 图 2-11 图 2-12 图 2-13 数据点 a b c d e f U/V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I/A 0.000 0.122 0.156 0.185 0.216 0.244 (2)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根据实验原理图 2- 12 完成实物图 2-13 中的连线. (3)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______端, 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P 应由中点向______端滑动. (4)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准确的 实验图象,必须在相邻数据点______(填“ab”、“bc”、“cd”、“de” 或“ef”)间多测几组数据. 解:(1)×1 7.5 (2)如图 7 所示. (3)a b (4)ab 图 7 * * 电量 所需时间 nqSv 电压 电流 电流 所做的功 电能 1 C 正 正比 反比 负 增大 正比 反比 正比 反比 UIt I2Rt UIt=I2Rt IE IU I2R I2r 专题一 电功与电热的计算 【例 1】一台电风扇的额定功率是 44 W,内电阻为 2 Ω, 接在 220 V 的电压下正常运转.求: (1)电风扇正常运转时,通过它的电流多大?这台电风扇电 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2)若接上电源后,电风扇因故不能转动,这时通过它的电 流多大?电风扇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多大?此时会发生什么问 题? 【针对训练】 1.如图 2-1 所示为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电动机线圈 的电阻为 r=1 Ω,电动机两端电压为 5 V,电路中的电流为 1 A. 则: (1)电动机线圈电阻上消耗的热功率是多少? (2)电动机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各是多少? 图 2-1 解:(1)根据焦耳定律,热功率为 PQ=I2r=12×1 W=1 W. (2)输入功率等于输入电流与电动机两端电压的乘积,即 P入=IU=1×5 W=5 W 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减去内阻发热消耗的功率 P出=P 入-PQ=5 W-1 W=4 W. 专题二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1.闭合电路中由于局部电阻变化(或开关的通断)引起各部 分电压、电流(或灯泡明暗)发生变化的问题分析的基本步骤: (1)认识电路,明确各部分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及电流表或 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2)由局部电阻变化判断总电阻的变化. (3)由 I= E R+r 判断总电流的变化. (4)根据 U=E-Ir 判断路端电压的变化. (5)由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判断各部分电路电压 及电流的变化. 2.结论法:串反并同(适用电源内阻不为零的电路). (1)串反:某电阻增大(减小),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 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增大). (2)并同:某电阻增大(减小),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 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减小). 【例 2】(双选)如图 2-2 所示的电路,L1、L2、L3 为三个 相同的灯泡,其电阻大于电源内阻,当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 上移动时( ) A.L1 变亮,L2 和 L3 都变暗 B.L1 变亮,L2 变暗,L3 变亮 C.电源的总电功率增大,电 源的供电效率升高 图 2-2 D.电源输出的电功率增大,电源的供电效率降低 答案:BD 【针对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