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17《磁带库和虚拟磁带库基础》(V1.0).ppt

发布:2019-02-26约1.92万字共9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磁带库和虚拟磁带库基础 基本概念、发展背景 ——磁带库的发展 基本概念、发展背景 ——磁带库分类(一) 从应用角度分: 大型机自动磁带库 使用专有技术的磁带机,与其服务的大型机直接连接 开放系统磁带库 使用开放式磁带机,也有为了提高整体磁带库性能而采用专有技术磁带机和开放式磁带机混装的情况。 这种类型的磁带库可以直接与服务器连接,也可以连接到存储区域网中。 基本概念、发展背景 ——磁带库分类(二) 按照容量大小分为: 初级-容量在几百GB到几TB。 中级-容量在几TB到几十TB。 高级库-容量在几十TB到几百TB甚至更高。 基本概念、发展背景 ——虚拟磁带库 虚拟磁带库,即VTL(Virtual Tape Library),指用磁盘作为备份介质,把磁盘当作磁带来写,并且本身能够仿真成物理磁带库的产品。 虚拟磁带库在为用户带来备份速度和数据可靠性/可用性方面诸多优势的同时,还可以直接利用现有备份软件的所有的强大管理功能。 虚拟磁带库的使用方式与传统磁带库基本相同,目前虚拟磁带库支持SCSI、iSCSI、 FC交换网络和FC环路网络。基本上所有的主流磁带库都能模拟,并且可以任意定义磁带库的槽位数、驱动器数等特性。 基本概念、发展背景 ——虚拟磁带库的发展 基本概念、发展背景 ——磁带与磁盘对比 磁带库、虚拟磁带库的原理和应用 ——磁带读写原理 磁带运动时与磁头接触。磁头线圈中通有电流时,磁头间隙附近产生磁场,将磁带上一个很小区域磁化。 电流方向改变时,磁化方向也改变,这种磁化由一个方向改变到相反方向通常称磁通翻转。磁带移动时,在磁带上留下一道磁化的痕迹,通常称为磁道。 写入过程就是将一串二进制码转换成磁道上对应的一串磁道翻转信号。如,不归零记录就是用一次磁通翻转表示一位二进制“1”,无磁通翻转表示“0”。 读出时,每一磁通翻转在磁头线圈中感应出一小电压信号,经读放大器放大和处理,还原为二进制的数字信号。 磁带库、虚拟磁带库的原理和应用 ——磁带技术 数据流技术 起源于模拟音频记录技术,通过单个或多个静态的磁头与高速运动的磁带接触来记录数据。代表:DLT。 螺旋扫描技术 起源于模拟视频记录技术,和数据流技术正好相反,磁带是绕在磁鼓上,磁带非常缓慢地移动,磁鼓则高速转动,在磁鼓两侧的磁头也高速扫描磁带进行记录。代表:DAT、AIT。 磁带库、虚拟磁带库的原理和应用 ——DLT数字线性磁带技术(一) DLT(Digital Linear Tape)技术,1985年由DEC公司开发。 采用单轴1/2英寸磁带仓,以纵向线性记录法为基础,应用开环的单轴磁带。 DLT产品定位于中、高端的服务器市场和磁带库应用系统。目前DLT磁带机的容量从10G到80GB不等,数据传送速度为1.25MB/s~10MB/s,如果硬件采用数据压缩,可以使容量和速度增加一倍。 磁带库、虚拟磁带库的原理和应用 ——DLT数字线性磁带技术(二) Super DLT(SDLT)技术是昆腾公司2001年推出的格式。 在DLT技术基础上结合新型磁带记录技术,使用激光导引磁记录(LGMR)技术,通过增加磁带表面的记录磁道数使记录容量增加。 目前,SDLT的容量为160GB,传输速率11MB/s。向下兼容DLT格式。 磁带库、虚拟磁带库的原理和应用 ——DAT数码音频磁带技术 最初是由HP和Sony共同开发,以螺旋扫描记录(Helical Scan Recording)为基础,将数据转化为数字后再存储下来。 具有即写即读功能,能在数据被写入之后马上进行检测,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 采用硬件数据压缩功能加快备份速度。 基于DAT技术的磁带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长达30万小时。 DAT(Digital Audio Tape)技术主要应用在用户系统或局域网里。 磁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