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全程随访管理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全程随访管理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全程随访管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23例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肥胖症及糖尿病患者,术前进行心理疏导,饮食干预,讲解肥胖的危害,手术的知识;术后进行饮食指导和并发症观察;出院后强调饮食和运动管理并终身定期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24 h可下床活动, 通气后进少量水,术后48 h 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显示食管、胃通路通畅。术后1 w出院,伤口愈合好。出院时23例患者体重均明显下降, 平均减轻8 kg。结论 全程有效的随访管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长期自我管理。
关键词:肥胖症;糖尿病;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全程随访管理
肥胖是一种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重要特征的、多病因的、能够并发多种疾患的慢性病。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宣布肥胖是一种疾病[1]。肥胖已成为一种危害健康的社会公共医疗问题[2]。
2010 年,我国糖尿病成人患病率达到 9.7% ,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超过 9000 万,位居世界第一[3]。同时,DM前期的患病率高达15.5%,估算人数为1.48亿[4]。2013年上海瑞金医院宁光教授更是发表文章显示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高达11.6%[5]。
肥胖患者多合并有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糖尿病前期,在这类患者中,约17%的患者在四年内从糖尿病前期演变为典型的2型糖尿病。据最新统计,国人糖尿病与肥胖症的平均发病率均已超过10%,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更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2012年4月,美国克利夫兰医学院的Schauer医生和意大利的Mingrone医生分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外科治疗糖尿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外科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与肥胖,疗效显著优于内科强化治疗,对糖尿病的临床治愈率高达80%~85%。此后陆续有类似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得到了同样的结果。2013年,应用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被列为年度全球十大医学创新排名之首。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开展,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6]。该手术通过减少胃容量,降低刺激产生饥饿感的荷尔蒙分泌,来达到减轻体重、缓解血糖、改善脂代谢的目的。近来我科已成功采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23例2型糖尿病与肥胖患者,并坚持为期6个月的随访,全程随访管理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与肥胖症患者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8.65岁。术前空腹血糖为(7.56±2.19)mmol/L,餐后2 h血糖?椋?14.10±4.86)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0±1.55)%,BMI为(36.24±5.85)kg/m2。2型糖尿病病史1个月~15年,合并高血压12例,脂肪肝15例,冠心病1例,痛风1例,慢性甲状腺炎1例,月经紊乱1例。
1.2方法 对23例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肥胖症及糖尿病患者,术前进行心理疏导,饮食干预,讲解肥胖的危害,手术的知识;术后进行饮食指导和并发症观察;出院后强调饮食和运动管理并终身定期随访。
所有手术由同一术者及手术团队在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方法按郑成竹等制定的《中国肥胖病外科治疗指南(2007)》[8]、《中国糖尿病外科治疗专家指导意见(2010)》[9]等文件要求规范实施。
1.3结果 23例患者术后24 h可下床活动, 通气后进少量水,术后48 h 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显示食管、胃通路通畅。术后1 w出院, 伤口愈合好。出院时23例患者体重均明显下降, 平均减轻8 kg。
2 全程管理
2.1评估 术前详细询问一般情况及病史,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水平。辅助检查包括术前常规检查及上腹部CT(重点观察脂肪肝程度及肾上腺)、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钡餐、肺功能等。
2.2饮食 术前低热能糖尿病称重饮食,热能800~1200 kcal,三大产能营养素占热比:蛋白质18%~22%、脂肪25%、碳水化合物55%~60%。术前2 d开始建议低热能流质饮食,以促进胃排空。建议热能控制在600 kcal[7]。
2.3术前准备 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翻身、深呼吸、咳嗽,告知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做这些运动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意义。术前1 w开始行深呼吸锻炼,30 min/d,可分3~4次做,术后麻醉清醒即开始,直到康复。深呼吸锻炼可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组织缺氧,促进康复。训练患者和家属用手固定伤口,以减轻因活动和咳嗽造成的切口疼痛。
术前5 d停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