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中转站高峰期中转能力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州地铁中转站高峰期的中转能力分析
调查背景
1. “交通可用性”的内涵
交通可用性是一个多因素概念,涉及到交通工具的容易使用、交通系统的有效性、交通用户的满意度,以及把这些因素与实际使用环境联系在一起针对特定目标的评价。
广州地铁的现状
按照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至2010年广州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将超过200公里,至2020年广州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将超过500公里,形成包括密集的城区线、快捷郊区组团线和城际线在内的大都市轨道交通网络。广州,正在成为地铁上的城市。
3. 广州地铁的可用性
从广州地铁的远景规划可以看出:城市在发展中产生了对地铁的需求,地铁的发展则构建起城市的脉络。地铁的运行则为城市带来深远的经济、社会效益。就广州而言,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地铁的发展价值就在于为市民谋方便,为市民提供出行方便,加强市政交通的有效运作,尽可能的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这就是广州地铁可用性研究的出发点。
二、调查目的
通过记录相邻班次时间间隔内到达“体育西路”站某车厢前的人数,模拟出乘客到达人数的分布规律。
通过记录每趟车一节车厢的吸纳人数,模拟出上车人数的分布规律。
通过检验到达人数的分布规律与上车人数的分布规律有无显著性差异,对“体育西路”站的中转能力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交通可用性评价。
三、调查方案及实施
1. 抽样调查方案
本次调查针对广州地铁3号线上“体育西路”站的中转能力展开实地调研,实地观察高峰期(17:30-19:30)开往番禺广场方向的地铁共40班次,广州地铁3号线的地铁车次是按照每3分钟一班的,列车靠站时,每班车都能精确停靠在固定位置,由于乘客到达站台后,在哪节车厢前候车是随机的,且每节车厢前的候车人数服从均匀分布,鉴于本小组四个人的观察范围有限,故抽取其中一节车厢为调查对象。
2. 抽样调查实施情况
广州地铁3号线的地铁车次是按照每3分钟一班的,本次调查选取客流高峰期的2个小时,17:30-19:30.记初始班次为1,以后各班次依次记为1,2,3….。初始班次1对应时刻17:30,相邻班次时间间隔是3分钟。记录每个时间间隔内到站的人数和每趟车吸纳的乘客数。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 “体育西路”地铁站实地调查数据
广州地铁3号线的地铁车次是按照每3分钟一班的,本次调查选取客流高峰期的2个小时,17:30-19:30.记初始班次为1,以后各班次依次记为1,2,3….。初始班次1对应时刻17:30,相邻班次时间间隔是3分钟。所得数据如表1。
表1 广州地铁3号线“体育西路”站的客流中转量表
车次i (1)第i趟车到达瞬间的等待人数(2)第i趟车发车瞬间的等待人数 (3)第i趟车该站的上车人数(4)第i-1与i趟车间隔内到达的人数 (5)1134656940212225975738318258414459851435176869011762131111021277194891058381989610210991947711798101757996981121092118131121656110473131847096123141445091741511725796716120388710517115268677189611857019122358611120111258976211141210210422141114012923830838224131512613125182431391772618137144138271851417114828101010187291976313419730218651531553125412213217932255115140133332728119115734260961641793518129152853616123138132371370137114381291128129391183115117401240124121说明:地铁车次是按照严格的每3分钟一班的,本次调查选取客流高峰期的2个小时,17:30-19:30.记初始班次为1,以后各班次依次记为1,2,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