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师保险本科论文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探析.doc

发布:2016-11-22约7.64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校代码:10477 学 号:010811202432 信阳师范学院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自学考试(保险本科)专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探析 专业名称:保险本科 作者姓名:董路迪 联系电话 邮 编:450044 通讯地址:郑州市文化路英才街2号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探析 摘 要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农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成果不遭受意外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目前,农村的自然灾害补救渠道主要依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 商业保险补救占比非常低,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村商业保险甚至没有涉及。但是单一的救助渠道并不能满足救灾的需要, 而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对于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当前发展农村商业保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商业保险的现状,探究其原因。并就如何有效发挥保险的救济和保障作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保险业近来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着自己特殊的国情。我国有着数量相当大的农业人口,而这一群体由于经济上的相对弱势地位和传统的生产方式需要更多的保障,然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并没有实力去实现十分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险。如何有效发挥保险的救济和保障作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成为当前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业大国;农业保险;促进农村经济 目 录 1 什么是农业保险 1 2目前我国市场上农业保险的现状 2 2.1农村保险种类单一 2 2.2保险费用标准过高 2 2.3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数量少 2 3 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 3 3.1农民的保险意识因素 3 3.2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因素 3 3.3农业保险人才因素 3 4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对策 5 4.1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立法 5 4.2加强农民的投保意识 5 4.3增加政府的财政补贴 6 4.4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6 4.5加强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 6 4.6培育农业保险市场上的消费者 6 4.7适时创新险种 7 4.8扶持保险公司发展 7 4.9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 7 5 对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 8 5.1要进一步加强险种推广创新 8 5.2要进一步加强营销思路创新 8 5.3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举措创新 8 参考文献 9 1 什么是农业保险 所谓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禽畜)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的形式,组织农业从业人员集体互助,使受损单位或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农业保险是一种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纯私人物品之间的一种准公共物品。它具有消费的不完全性和收益的不完全排他性等准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李选芒、杨卫军、郭晨阳指出,从经济学上讲,农业保险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即农业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性,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凌云莉从农业的基础地位说明,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保险商品既不是完全的私人物品,也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它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和公共性的准公共物品。田爱君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指出,农业保险是准公共物品中具有正外部性特征的产品。 2目前我国市场上农业保险的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是在近二十几年的时间内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的,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城市保险市场相比,尤其是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村对保险的需求相比,农村保险的发展速度却非常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目前,农村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2.1农村保险种类单一 无论是从保险公司数量还是从农业保险品种上来说,目前的农业保险都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城镇居民不同,通常农民将财产保险放在第一位, 而将人的身体的保险放在最后一位,然而保险公司在险种开发上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设计保险产品, 条款中的投保条件、费率、可保范围、缴费方式等一般都是固定不变、不可选择的, 缺乏灵活性, 抗风险能力也就较弱, 尤其是专为农村设计的险种少, 针对性不强。 2.2保险费用标准过高 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的损失率和养殖物的死亡率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