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
篇一:七年级数学上几(本文来自:WWw.bDFQ 千 叶 帆文摘:初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何图形初步教案
(五)达标检测:见学案
(六)总结提高:
1.我学会了
2.我还有什么不懂
三、布置作业:见学案
课题4.1.1几何图形(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 的结果,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
2.理解三视图的概念,能根据立体图形画出三视图;。
【教学重点】
能根据立体图形画出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画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视图的概念,将立体图形转化为三视图。
一、导入课题
多媒体演示庐山景观,请学生背诵苏东坡《题西林壁》并说说诗中意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呢?
二、挑战知识
(一)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117页探究前内容。独立完成“探究”
(二)合作交流
1.交流自主学习中的“探究”
2.解答下列各题
⑴画出下图中的正方体与圆柱的三视图。
⑵画出下列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1)(2) (3)
⑶如图是由七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这个物体的图是()
A. B.C. D.
⑷如图一个水管接头,下面哪一个是它从左面看的平面图( )
AB CD
⑸ 如图是由六块积木搭成,这几块积木都是相同的正方体,
请你画出这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⑹指出图中右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左面这个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 )()( )
(三)展示点评:
(四)拓展质疑:
1.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正视图,又叫主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侧视图,依观看方向不同,有左视图、右视图。通常将正视图、俯视图与左视图称作一个物体的三视图。
2.讲评“合作交流”中的问题⑴⑶⑸⑹
(五)达标检测:见学案
(六)总结提高:
1.我学会了
2.我还有什么不懂
三、布置作业:121页 4题 第5题图
课题4.1.1几何图形(3)
【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和展开图,了解研究立体图形方法。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教学重点】
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体会一个立体按照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 展开图。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可以是哪些平面图形
一、导入课题
我们把一些像墨水瓶盒、粉笔盒这样的纸盒沿它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平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叫做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你知道长方体、圆柱、圆锥和三棱柱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的吗?想象一下。
二、挑战知识
(一)自主探究
1.立体图形的展开
⑴试一试:在你想象的基础上,请将准备好的长方体、圆柱、圆锥和三棱柱的纸盒剪开展平,看看与下面的展开图一样吗?
圆柱 圆锥
三棱柱长方体
思考:请你指出上面展开图各部分与几何体的哪一部分相对应?
⑵剪一剪、画一画:动手把一个正方体的包装盒沿一边剪开,铺平,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你有什么体会?
再将所有的展开图画出来,
2.立体图形的折叠
⑴探究:下图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用它们能围成怎样的立体图形?
凭想象回答,回答不出来的,就把它画在纸片上,剪下来折叠。
⑵做一做:
(二)合作交流
1.
2.
以上画出了部分了展开图,除此之外还有5种,共有11种,
请你画出其余5种。
篇二: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2.1几何图形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三维世界,发展空间观念。
“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教材的编排以生活中的物体──空间图形──面──点、线为序,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几何图形”是本章的第一节,是几何学习的开端。 二、 教学建议:
1.教科书中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要求学生能从中“发现”熟悉的几何体,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选择其它的实物进行教学,比如:可以让学生从家中挑选几件心爱的玩具带进课堂,或由教师课前准备或当堂演示一些图片。
2.由于本节教材内容是七年级数学的第一堂课,学生的新鲜感特别强,他们十分关心初中数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所以应该多让学生自己感受体会,主动得探求知识。比如做一做可以用电脑显示上面各物体抽象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