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课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知识点】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1.实验现象及对现象的解释???? ①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
????? 表现型:黄圆 : 黄皱 : 绿圆 : 绿皱 =9:3:3:1??? ②对实验的解释??? a.n对相对性状由n对基因控制??? b.纯种只产生一种配子??? c.F1自交,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由于受精机会均等(16种),F2产生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①方法:让F1与双隐性类型相交。
?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杂合体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注意掌握以下两点:??? 1.同时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 2.独立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相互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二、基础要点? (一)、减数分裂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减数分裂的知识可以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二)、下列情况适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常染色体基因间的遗传关系。?? 2.性别遗传与常染色体基因间的遗传关系? (三)、基因工程的办法使某一生物获得新基因,不等同于生物形成配子过程中基因通过自由组合使后代产生新类型的情形。? (四)、基因的自由组合会使后代产生变异,这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类型。? (五)、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如果这些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以某个体含n对(n表示杂合基因对数)等位基因为例,它形成的配子数,自交后代基因型数、表现型数如表所示:
????
? (六)、自由组合规律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1.题型一:由亲代表现型或基因型推导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的种类及比值(顺推型)。解这类题的方法较多,有棋盘法、分枝法等。 2.题型二:由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推导亲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逆推型)。 这类题一般先用“待定基因法”写出亲本中已知的基因型,未知的用“___”表示,如A__bb。然后根据子代情况来确定待定部分的基因。如果涉及多对基因,那么最好还是对每对基因(相对性状)分别考虑。 三、知识结构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1、F1全部为黄色圆粒(显性) 2、F2有四种表型:黄圆和绿皱(亲本型),黄皱和绿圆(重组型) 3、F2性状分离比例 (1)每对性状分别比例均为3:1
? 粒形 子叶色 相对性状 黄色 绿色 圆形 皱形 实验数据 416 140 423 133 分离比例 3:1 3:1 实验结论 每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遗传 (2)两对性状重组的分离比例为(3:1)2 自由组合遗传现象是指F2性状分离比例符合(3:1)n的遗传表现 (二)理论探讨 1、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 黄与绿(Y-y),圆与皱(R-r) 2、F1(Yy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如下图): 4、F2的基因和表现型及其比例
雌配子 雄配子 YR Yr YR yr YR YYRR ①黄圆 ② ③ ④ Yr YYRr ②黄圆 YYrr ⑦ ④ ⑤ yR YyRR ③黄圆 ④ yyRR ⑧绿圆 ⑥ yr YyRr ④黄圆 Yyrr ⑤黄皱 yyRr ⑥绿圆 yyrr ⑨绿皱 比例 9黄圆[YR]:3黄皱[Yr]:3绿圆[yR]:1绿皱[yr] (三)测交验证
方式 正交 反交 亲本组合 F1黄圆 × 绿皱 F1绿皱 × 黄圆 F1表型(粒数)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31 27 26 26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24 22 25 26 论证依据 F1产生4种等数的雌配子 F1产生4种等数的雄配子 实验结论 F1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或重组互不干扰 1.实验方式:测交法 2.实验结果:F1表型比真实反映出F1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3.证据:F1产生4种类型数量相等的配子 4.结论: (1)F1的基因型 (2)F1的基因动态 (四)自由组合定律 1.基本论点:揭示F1的基因动态 (1)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减数分裂时每对等位基因分离 (3)非等位基因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