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黑色幽默.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与荒诞派戏剧 贝克特 一、荒诞派戏剧的产生和发展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 1950年5月11日 《秃头歌女》 1950年11月 阿达莫夫的《大小演习》 1952年4月22日 由奈斯库的《椅子》 1、产生 荒诞派戏剧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荒诞文学”的发展。荒诞派戏剧家则对人生的荒诞性表示强烈的反感和深刻的讽刺,为了揭示世界的不合理性,他们不仅借助语言,而且借助各种舞台手段去表现,使荒诞性本身戏剧化。为表现人生的荒诞不经,他们任意破坏、支解、割裂传统的戏剧结构,把戏剧的所有传统要素如动作、语言、人物,一一去掉。荒诞派戏剧一般没有具体的情节,没有符合客观现实的人物形象,整个舞台无非是突出世界的荒唐性的一种象征。 2、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3、荒诞文学的发展历程 ① 卡夫卡是荒诞文学的早期代表:《审判》、《城堡》、《变形记》、《地洞》 ② 萨特、加缪:《恶心》、《局外人》 ③ 尤奈斯库、贝克特;《秃头歌女》、《等待戈多》 二、贝克特生平 (1906-1989) 撒缪尔·贝克特是一位用法语、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创作的爱尔兰裔作家。1969年,贝克特因其“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与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以及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贝克特的小说创作 贝克特是新小说的先行者。他的小说有如下特点: 1、从不同的角度描写现实的荒诞。 2、选取流浪汉、老人、残废者、奄奄一息的人作为主人公。 3、中性的、混乱的语言。 四、《等待戈多》 1、情节 《等待戈多》(1952)是贝克特戏剧的代表作品,也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它的情节十分简单,用剧中人爱 斯特拉冈的话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太可怕啦。” 2、思想内涵:谁是戈多? 伊瑞克·本特利认为,法语戈多(Godot)一词出自英语上帝(God),G·S·弗雷泽也认为《等待戈多》的基本意象是上帝。可是当有人问及戈多是谁的时候,贝克特本人却回答说:“要是我知道的话,我就在剧中说出来了。”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