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讲座xl.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联达钢筋平法讲座; 平法(G101);平法的基本理论;1、现浇混凝土梁
2、现浇混凝土柱
3、现浇混凝土剪力墙
4、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5、筏形基础
6、现浇混凝土楼板与屋面板;平法构成:;保护层取值;钢筋锚固1;钢筋锚固2;钢筋锚固3;钢筋搭接1;钢筋搭接2;钢筋搭接3;弯勾说明;在03G101-1中对拉筋的算法的规定。
通常的算法是取12.5*d;;柱的分类;一、KZ 柱;柱的钢筋计算知识;框架柱的平法图纸;柱的截面注写方式;柱的纵筋分析;柱的楼层配筋分析;柱的顶层钢筋的锚固分析;柱的顶层钢筋的锚固分析;柱的顶层钢筋的锚固分析;柱的钢筋连接方式;柱的箍筋加密区分析;柱的箍筋加密区分析;柱的箍筋加密区分析;柱箍筋根数计算 ——底层柱柱根部位;柱箍筋根数计算 —— 底层柱柱根部位;框架柱纵向钢筋;基础插筋在 04G101-3中的处理;基础插筋在 04G101-3中的处理;基础插筋在 04G101-3中的处理;;;基础顶面;柱顶部锚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
=1.5Lae
(1.5La)
内侧钢筋锚固长度
1、=Lae (La)
2、=Hb-保护层+12d
取大值;;外侧
Hb-bhc+12d
内侧
Hb-bhc+12d;;柱的变截面插筋;二,LZ 柱 (P39);三,QZ 柱;四,XZ 柱(p46);五,KZZ 框肢柱;六,GZ 柱;梁;梁的分类;框架梁 KL
屋面框架梁 WKL
框肢梁 KZL
非框架梁 L
悬挑梁 XL
井字梁 JZL;平面注写方式;梁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四、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
1、同排纵筋中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将贯通筋与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 如:2B22+(4B12)
2、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隔开。如:2B22;3B20
五、梁的顶面标高高差。为可选项;梁原位标注内容规定;二、梁下部纵筋
1、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三、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侧面抗扭纵筋,该项为必注项。当腹板高度大于或等于450时,需配置纵向构造筋,以字母G打头。受扭筋以N打头。
四、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梁的平面注写方式;加腋梁截面标注;悬挑梁不等高截面标注;箍筋注写方式;梁的侧面钢筋标注方式;附加箍筋及吊筋的标注;梁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钢筋标注; 在平法梁中常见的
钢筋形式有几种?;梁中常见的钢筋形式 (共十种);;端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架立筋;跨中支座负筋;下部钢筋;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侧面构造钢筋;拉筋;吊筋和次梁加筋;箍筋 ;;;;;楼层框架梁中间节点3;;悬臂梁箍筋;悬臂梁钢筋;梁的悬挑端的配筋构造;板;板的分类;板块集中标注;板块集中标注;板支座原位标注;无梁楼盖板(板带);例 ZSB2(5A) h=300 b=3000
B b16@100; T b18@200
;板中的钢筋种类;受力筋(端部为梁);悬挑板受力钢筋;负筋的长度=图纸标注长度+梁宽-保护层+2*(板厚-保护层)
根数=分布长度/布筋间距;;马凳筋;剪力墙;剪力墙的钢筋计算知识;剪力墙钢筋计算;端墙为暗柱,外侧筋连续通过;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墙身水平钢筋遇洞口;墙身竖向钢筋;墙身竖向钢筋与洞口;顶层竖向筋(边墙);顶层墙垂直筋(内墙);墙身拉筋;拉筋的个数同钢筋的排数无关;暗(端)柱钢筋:;暗梁;连梁;连梁纵筋锚固1;连梁纵筋锚固2;纵筋
长度=洞宽+2*MAX(LAE,600)
箍筋(肢数)
顶层根数=(纵筋长-2*50)/间距+1
中间层=(洞口宽-2*50)/间距+1;洞口加筋;墙柱类型;基础构件及零星构件处理;楼梯钢筋处理;03G101- 2;;;;常见楼梯类型有哪些?;独立基础、条形基础;04G101-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