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筑钢材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工艺性能 1.冷弯性能 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冷弯试验的指标:弯心直径d与试件厚度(直径)a的比值d/a;弯曲角度(90°或180°);试样弯曲外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则冷弯合格。 通过冷弯试验,更有助于暴露钢材的某些内在缺陷,它能揭示钢材是否存在内部组织不均匀、内应力和夹杂物等缺陷。 演示1 演示2 三、工艺性能 2.可焊性 可焊性是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在焊缝及其附近过热区是否产生裂缝及脆硬影响,焊接后接头强度是否与母体相近的性能。 可焊性受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影响。含碳量高、含硫量高、合金元素含量高等,均会降低可焊性。含碳量小于0.25%的非合金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焊接结构应选择含碳量较低的氧气转炉或平炉的镇静钢。当采用高碳钢及合金钢时,为了改善焊接后的硬脆性,焊接时一般要采用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等措施。 四、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和时效 1.冷加工强化 冷加工强化是钢材在常温下,以超过其屈服点但不超过抗拉强度的应力对其进行的加工。 建筑钢材常用的冷加工有冷拉、冷拔、冷轧、刻痕等 。 对钢材进行冷加工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屈服强度和硬度、节约钢材,同时也达到调直和除锈的目的。钢筋冷拉后屈服强度可提高15%-20%,冷拔后屈服强度可提高40%-60%。 四、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和时效 2.时效 钢材随时间的延长,其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冲击韧性降低的现象称为时效。 时效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 自然时效是将其冷加工后,在常温下放置15~20d; 人工时效是将冷加工后的钢材加热至100~200℃保持2h以上。 经过时效处理后的钢材,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硬度都将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 3、热处理方式 淬火 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持一段时间,迅速冷却 σs, HB提高 δ、αK降低 回火 淬火后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下保持一段时间,缓慢或迅速冷却 HB降低 δ、αK恢复 退火 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持相当时间,退火炉中缓慢冷却 HB降低 δ、αK升高 正火 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持相当时间,空气中缓慢冷却 σs, HB提高 δ较退火小 加热 保温 淬火 正火 退火 回火 时间 温度 五、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1.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主要元素。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但当含碳量大于1.0%时,由于钢材变脆,强度反而下降。 含碳量对热轧碳素钢性质的影响 σb—抗拉强度;αk—冲击韧性;HB—硬度; δ—伸长率;φ—面积缩减率 五、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2.硅、锰 加入硅和锰可以与钢中有害成分FeO和FeS分别形成SiO2、MnO和MnS而进入钢渣排出,起到脱氧、降硫的作用。 3.硫、磷 硫使钢材的热脆性增加,磷能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但显著降低钢材的塑性和韧性,使钢材的冷脆性增加。 五、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4.氧、氮 降低了钢材的强度、冷弯性能和焊接性能。氧还使钢的热脆性增加,氮使冷脆性及时效敏感性增加。 5.铝、钛、钒、铌 是钢的强脱氧剂和合金元素。能改善钢的组织、细化晶粒、改善韧性,并显著提高强度。 §8-3 建筑钢材的钢种及牌号 一、碳素结构钢(非合金钢) 1.牌号表示法 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四个部分按顺序组成; 如:Q235-AF表示为屈服点不小于235MPa的A级沸腾钢。 2.牌号 共有Q195、Q215、Q235、Q255、Q275五个牌号。 3.技术要求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应符合GB700规定。 一、碳素结构钢(非合金钢) 4.应用 Q195、Q215,含碳量低,强度低,塑性、韧性、加工性能和可焊性好,主要用于轧制薄板和盘条、制造铆钉、地脚螺栓等。 Q235,含碳适中,综合性能好,强度、塑性和焊接等性能得到很好配合,用途最广泛。常轧制成盘条或钢筋,以及圆钢、方钢、扁钢、角钢、工字钢、槽钢等型钢,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Q255、Q275,强度、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塑性和可焊性能有所降低。主要用作铆接与螺栓连接的结构及加工机械零件。 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1.牌号表示方法 由代表屈服点的拼音字母(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A、B、C、D、E)三部分按顺序组成。 如Q345A表示屈服点不小于345MPa的A级钢。 2.牌号 共有Q295、Q345、Q390、Q420、Q460五个牌号。 3.技术要求 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应符合GB/T1591 的规定 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4.应用 Q295,钢中只含有极少量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