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西北地区生态可持续性评价_田龙.pdf

发布:2017-08-04约2.71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9 8 Vol. 29 No. 8 第 卷 第 期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2015 8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ug. 2015 年 月 文章编号:1003 - 7578 (2015)08 - 076 - 06 doi :10. 13448 /j. cnki. jalre. 2015. 260 *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西北地区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1 1,2 ,3 1 1 1 , , , , 田龙 张青峰 张翔 塔娜 王彩芬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 , 712100 ;2. , 712100 ; 源环境学院 杨凌 农业部黄土高原农业资源与环境修复重点开放实验室 杨凌 3. , 71210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杨凌 : , 。 提 要 西北地区的生态可持续状况对于稳定生态环境 改善人地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生态 (EFM) , 2012 足迹模型 中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 文中对原有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对西北地区 年生态可持续性进行 。 :1) 2. 90hm2 / , 2. 18hm2 / , 了计算和评价 结果表明 西北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为 人 人均生态承载力为 人 人均生 0. 72hm2 / , , ;2 ) , 态赤字为 人 整体的生态结构不合理 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西北地区各省区的生态足迹差异明显 , , , ;3) 除青海和新疆为生态盈余外 其它省区均为生态赤字 其中陕西最大 甘肃最小 西北地区生态适度人口为 0. 74 × 108 : ; 0. 65 , 1 0. 75 , 载状态 生态利用效率为 人 实际人口与生态适度人口的比例是 人口数量整体处于超 2 /hm 。 , 万元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能够较好地评价生态可持续现状 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研 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 :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