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智能手机在图书馆中的应用.docx

发布:2023-09-04约4.9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智能手机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作为移动通信终端,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信功能转变为现代的移动电话服务,如互联网、摄像头、视听、音乐、数据收集和信息存储。这种多功能手机借助移动网络的支持,可实现诸如全球卫星定位、远程资料查阅、身份认证和电子支付等,将给人类的信息交流和学习带来巨大的变化,这种多功能手机可称之为智能手机,即借助无线移动网络实现手机与计算机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式通讯。其功能除了具有传统的通话功能外,还包括网络计算机、掌上计算机、接收短信和便携移动等功能。 智能手机的出现会给图书馆领域带来哪些变化呢?其在图书馆又具有何种功能呢?本文结合智能手机在其它领域的具体应用,对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展望,应用流程如下图所示。 1 读者应该使用它 1.1 读者功能需求 智能手机具有网络计算机功能,其在网络计算机上能实现的功能在智能手机上基本都可实现,从读者角度出发在目前的图书馆领域可以用到的功能主要有读者账户维护、网上阅览、远程续借预约、远程预借、远程荐书、视频播放和信息互动等。另外,智能手机又具有掌上计算机和便携移动的功能,因此以上功能又都具有便携移动的功能。 (1) 自助式预约和移动荐书功能 传统的阅览是指读者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通过翻阅图书或期刊进行学习或查找资料的过程,一般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读者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进行阅览,使得图书馆的馆藏资料不能充分地被人们所利用。而移动阅览使读者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脱离出来,利用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连接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服务器,对上面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或其它电子资源进行在线查阅,不受时间和所处地域的限制。移动阅览这项功能不仅提高了馆藏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从读者角度出发,由于不用到图书馆去,还能节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从而间接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传统的续借是指读者对快要到还书时间的图书,亲自到图书馆借还台,由借还台工作人员办理的一种延长借阅时间的手续。而智能手机续借指读者对快要到归还时间的图书通过移动网络登录图书管理系统远程办理的一种自助式续借手续,不需工作人员参与,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预约功能是指在图书馆书库中某一种书的所有供外借的复本都被其他读者外借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登记方式。读者首先需要向借阅台工作人员提出外借申请,然后按申请的先后顺序排队等待其他读者归还,此类书若有一册归还回来,借阅台工作人员就通过读者登记的联系方式通知第一位申请者,他就可以到图书馆外借此册书。而智能手机预约功能是指利用移动网络登录图书管理系统自行办理的一种自助式预约手续,并不需要工作人员参与,若有图书归还回来,系统通过短信息的方式自动通知读者,十分方便和快捷。 在图书馆借还书处时不时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读者在图书馆外(实验室,宿舍或家中)通过图书馆网站上的书目检索系统检索到自己所需的而且还未被借出的图书,但是来图书馆后,这册书却被其他读者外借,使人徒劳无获。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读者检索和到图书馆借书两种行为之间存有时间差,而正是在这个时间差中,图书被别的读者外借。智能手机的移动预借功能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读者在图书馆以外的其它地方,通过移动网络利用自己的借阅证号和密码登录图书管理系统对所需的未被借出的图书办理的一种预先外借登记,以便对此书享有优先外借的权利,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到图书馆办理真正的 一般的读者荐书是指读者在书店或者书市,发现内容适合自己的图书,记下图书的简单信息,回去后联系图书馆采访人员或通过网上荐书系统推荐此书,采访人员根据推荐的信息并结合图书馆的实际馆藏情况,决定是否订购此书。而移动荐书功能是指读者在书店或书市现场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机通过移动网络远程登录图书馆的荐书系统直接推荐图书,其优点就是现看现荐,快捷方便。 视频播放功能指读者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收看图书馆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以及各种读者培训等视频录像。视频播放目前在互联网上和数字电视上应用十分广泛,可分为视频点播和视频直播两种形式。而智能手机的视频播放功能原理与它们一致,通过移动网络登录到有关的直播或点播页面,通过智能手机屏幕收看视频影像,如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就有国家通过手机开通直播足球赛的服务 智能手机可以象网上计算机一样通过网络登录进行一些网上交流和咨询。一方面可以通过Email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信件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网上论坛进行留言并可参与一些话题的讨论,同时还可以通过实时交流(如QQ,MSN)方式与别的读者或图书馆工作人员交流,必要时还可以运用智能手机最基本的通话功能进行沟通。 1.2 种方式的结合 短信功能是智能手机的特有功能,因其操作方便快捷,费用便宜,深受大多数人喜爱。那么在图书馆的应用中能给读者带来什么便利呢?目前图书馆的通知或通告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告知读者,一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